中国书画网 > 近现代书画 >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三少奶奶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存世作品有《水木清华图》、《荷花水鸟图》等。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荷花翠鸟图轴》,清代/1691年,朱耷,纸本墨笔,立轴,纵182厘米,横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荷花翠鸟图轴》中,浓郁的荷叶、似开非开的荷花、细长的花茎、险峻的石峰外加两只对视的翠鸟,构成了整幅画面。画面中心点在于那两只对视的翠鸟,均以单脚落于石上,那只回首的翠鸟,仿佛是画家的化身,对于新潮的不满,对于故国的思念,对于生活的失望都使他不愿在这片非自己家园的土地上多作停留,所以不愿双脚落地,经典之处应该是那回眸一望,上端的翠鸟与他对视的那一瞬间,所展现的情节有如天崩地裂,电火石明:或是遇到同道中人的喜悦;或是表现对于故国的眷恋;亦或是倾听与自己同是明朝遗民,却侍奉新主的悲哀,体现高处不胜寒的凄凉与无耐。

  《荷花翠鸟图轴》只是八大山人众多佳作之一,但大部分的画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和此画类似的,不需太多的言语,让我们体会那种亡国之痛,不需太多笔触,让 我们领略画家高超的技法与学识。一幅好画是能带动我们内心的情感、是能让我们随画者一起感同身受、是让我们能从中悟出真谛的。八大做到了,所以流芳百世, 他的画作也经久不衰。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荷花翠鸟图轴》局部图(一),清代/1691年,朱耷,纸本墨笔,立轴,纵182厘米,横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石头的形状不可以常理推之,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哪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的住。虽然这样,却毫无突兀之感。这种略带畸形 的怪石,也充分表达了朱耷内心的扭曲以及对现世的不满。皴染结合的画法,让人感到茫然中的坚定--虽然在清朝的土地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但却绝不侍奉新主 的决心。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荷花翠鸟图轴》局部图(二),清代/1691年,朱耷,纸本墨笔,立轴,纵182厘米,横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再看荷花、荷叶、杆茎。细长的茎支撑着肥大的叶,不合常理之一;远处的荷花从何处长出?就画面看去,仿佛是从石头中蹦出的奇葩,此为不合常理之二。这是从现实角度看去,但纵观整个画面却觉得无可挑剔,再体会作者的心境,又觉得合情合理,耐人寻味。最后在将视角落于题款上,八大山人“哭之”的字样又是那样的刺痛人心,仿佛将我们带入到他的内心境界,邀我们一同体会他的苦涩心情。

  《荷花翠鸟图轴》的整个画面所展示的是一个宁静而涵映、广大而精微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朱耷澄怀观道,凝神致远。它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静不是死寂,而是潜隐极深的无数微妙的动。静极则动;这个静里不但潜隐着飞动,而且含蓄着幽深的意境,表示着宇宙本体中最深最后的结构,因此我们说静故能深.

八大山人朱耷留世之作《荷花翠鸟图轴》赏析
《荷花翠鸟图轴》局部图(三),清代/1691年,朱耷,纸本墨笔,立轴,纵182厘米,横9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许麟庐先生说过:“画贵能极”。反观八大山人的这幅画,他采用极化的艺术手法以极静来表达极动,画中的两只鸟正式静极,但两只鸟眼神的交汇,却产生了无数的思想,表达出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是极动就在这回眸中得到阐释。戴醇士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八大的这幅画,惊喜交加,最终汇成了一个“思”字。思,创作背景;思,心灵交融;思,感同身受;更思,深远流长。

  王渔阳的《秋柳诗》中有两句说:“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这正是八大山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朱耷的这幅花鸟作品笔墨不多,却让人感到震撼,就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无言之美那样,“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欣赏者的大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确实,这幅《荷花翠鸟图轴》就是有让我们浮想联翩的本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