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近现代书画 > 陆俨少书画大观(四)——《九华山图》

陆俨少书画大观(四)——《九华山图》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陆俨少书画大观(四)——《九华山图》

        《九华山图》是陆俨少描写杜牧诗意的一幅绝妙佳作。杜牧也是陆俨少非常喜欢的一位唐代诗人,文学史上有“大杜小杜”之谓,大杜即杜甫,小杜就是杜牧。然而大杜和小杜不一样,大杜身世坎坷,作诗沉郁顿挫,小杜世宦之后,性格风流潇洒,作诗也多风流旖旎。但是他的诗歌理论又非常正统,他曾经阐述自己的作诗态度是:“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既无其才,徒有其奇。篇成在纸,多自焚之。”儘管杜牧所说与其所作的诗歌时有矛盾,但是他反对作诗奇丽艷浮则是千真万确。陆俨少与杜牧有相类的文艺观,这是他喜欢杜牧的塬因所在。

  此作所绘诗意取自杜牧七律《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诗。当年杜牧在安徽宣州(今宣城)做官即将离任回京,他的朋友、一同从京城来宣州做官的裴坦也于此时受命赴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他任,两人同时同地而来,却陌路异地而别,一种怆然袭在两人心头。古人不比今人,我们今天即使千里之遥,上午分手下午乘上飞机不到傍晚又可以见面了,中间还可以打手机,发短信,上网聊天,而古人一别就被山水阻隔,从此难觅音信,甚至一别成永远。所以古人非常珍视友谊,珍视大家在一起的日子,也重视道别。爲什麽我们今天读古人那些描写离别的诗赋词章容易被打动?就是因为古人一旦分别见面太难,所以写来凄婉缠绵,那是真情写照。在古代“生离”和“死别”常常可作等同观,从诗意的角度讲,古人比今人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这首诗描写的正是同事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杜牧作诗以擅长写景抒情着名。《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写景非常成功的作品。前往舒州的路上要翻越九华山,杜牧那句“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深柳拂桥”让陆俨少起了画兴。陆俨少是传统文人,一生中多遭坎坷,很容易体会到诗中的离别之情,并且感同身受。于是他取出平时不常用的旧包皮纸来作画,这种纸纤维交错,肌理显明,纸质柔韧而薄,宜于皴擦,也宜于发色发墨,更宜于呈现他所想营造的那种带点沧桑意味的情感氛围。画以俯视的角度取景,山势绵远峻伟,层次分明,中以云树间隔,将巉巖绝岭一路盘绕……此画作于1975年,其时“陆派山水”风格早已成熟,然而陆俨少在画中绘山以斧噼皴,绘树用唐寅法,这种手法在其风格成熟之后并不常用,此刻陆俨少却没有套路化地按照自己业已形成的“程式”去作画,而是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选择表现手法,这让我们看到了陆俨少多面艺术造诣的同时,更领略了他对各家技法绰绰有余的驾驭能力。画中点睛人物更是陆俨少所擅长,人物(包括那匹马)那么小,不见眉目,却一副走远路的神态,极为传神,为这幅作品添了活眼。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