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草圣——于右任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编辑-jane

于右任本人就是一部近现代史。他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又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创建者,民国初年即积极创建报纸启迪民智;亦是元老级的政治家,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还是颇具才情的诗人,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行世。而右老对后世最杰出的贡献莫过于对标准草书的推广及其高超的书法艺术。他被推为自明代董其昌以后三百年,真正能承先启后、推陈出新、自成一家者。他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草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为王羲之、颜真卿)。早在20年代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海峡两岸同胞都视”于草“为瑰宝,能得其寸楮片纸,均奉若拱璧。
于右任早年书从赵孟頫\,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在此基础上将篆、隶、草法入行楷。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腐败,国力渐衰,中华民族受到列强侵略。于右任早期之所以喜欢魏碑,是因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他怀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意识,以图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他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正是如此博撷约取,以个人审美原则取舍,形成了自己的行楷书,得以在千载书史上“卓然自立。”
1962年1月24日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国殇》的人间离情绝唱:“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11月10日病逝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