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李虹霖 收藏 秋拍

中国书画网 > 近现代书画 > 人 物 > 石鲁的绘画

石鲁的绘画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石鲁的绘画
 

  美国一名收藏家称石鲁为“中国的凡·高”。他是中国画坛上的怪杰,人们把他描写成一个半疯、半瘫、半狂的怪人,他在国际上知名度颇高。

  石鲁原名冯玉珩,因崇拜石涛和鲁迅,遂改名石鲁。他在1919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一个大地主家庭,15岁开始学画,20岁到陕北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曾编导过电影。一到陕北,他就被当地人民的淳朴、憨厚、勤劳、刻苦的性格迷住,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大量营养。解放后就留在西安,担任美术领导工作,画了传世作品《古长城外》。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和西安美协一批志同道合的国画家,组织成立了“国画研究室”,对国画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当时美术界称这些画家为“长安画派”。文革中石鲁受到残酷迫害,为了活命,他从西安逃跑,整日躲在荒山野岭,像野人一样生活。等到形势好转,回到西安时,他已成了半残废的人。

石鲁的绘画
石鲁 移山

  石鲁是一个天份过人的画家。他早年从事版画、漫画、连环画、年画等创作。并写了不少剧本,其中《暴风雨中的雄鹰》、《金银滩》都被拍成电影。50年代移居西安,方开始专注国画,并兼学诗、书、金石篆刻。石鲁为人极富艺术情感,兴之所志,即恣意挥毫。用笔粗犷狂放,常自嘲为“狂怪、墨乱”,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

  他的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并且不步人后尘。作品有一种豪放的阳刚之气,形式感极强。1959年的《转战陕北》描写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活动,以大山的雄健 气魄为烘托,象征毛泽东“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引起了画坛振动。另一幅《东方欲晓》描写延安时期毛泽东住处,笔意婉转。用笔粗犷,富有诗意,形式感人,画题又恰到一语双关之妙。在当时倍受推崇,视为思想性与艺术性最完美的 结合。

石鲁的绘画

  石鲁是一位具有独特气质,富于创造精神和力量的艺术家,他的独特气质和创造精神来自于他的有一定背景的家庭出身及叛逆而参加革命的经历,来自于他的自觉认同于时代而又独行特立的思考精神,来自于他的多才多艺和富于天赋同时又勤于学习和创造的品质-他的艺术成就如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在闪烁着璀璨光耀的同时令人为之揪心和扼腕。理性与激情,天才与癫征,浇铸了他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最耀眼,最富个性、最具争议的大师魂魄,谱写了中国当代艺术史在思想深度、艺术创造、人格精神上独一无二的篇章;而同时,政治的风云及迫害、病魔的摧残和无情,使这位艺术大师的精神与生命备受折磨甚至戛然中止,这确实令历史留下了无比的遗憾。

  石鲁有着厚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同时又有着叛逆的独立创造精神,他在前辈吸收外来营养革新改造中国画的基础上,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姿态,注重在生活中发现创作灵感,在传统中寻找创新资源,从而成为了在中国画领域里最富于探索性、创造性和实验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积极参与和推进的“长安画派”,也使新中国的画坛有了新的文化建树和研究课题。

  石鲁的人生和精神是极为鲜活的,这不仅可以从他的生活经历,他的艺术成就,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体会到,而更有意思的是从他的神态,他的生活细节如打猎烧菜,他的随手而宋的几行诗句、笔记的纸头,他的完成或未完成的剧本、小说、文稿,他的认真而幽默的“自我检讨”、“自我批判”等等之中认识一个完整的有性格的艺术大师。

  ——本段摘自《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的时代与艺术》序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