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武将军碑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广武将军碑

《广武将军碑》
 

  广武将军碑,或符秦建元四年(369年)产碑,五胡十六国·前秦碑。宽0.67米。碑文隶书,字方一寸,共17行,行31字。碑侧刻文为8行,行12字,每行字数不一。碑文书法疏朗,交浑飘逸,被誉为"绝品"。明代末期发现后流失,民国九年(1920年),重新发现于白水南彭衙寒崇寺。1971年迁西安碑林。《广武将军碑》的产生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的《兰亭序》属于同时代书体,南北辉映,影响较大。康有为赞曰:"此碑在陕亦为关中楷隶冠"。

  在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碑刻流传极少,最著名的有两块“隶楷”碑书,一是《邓太尉祠碑》(公元367年),一是《广武将军碑》(公元368年)。有意思的是,这两碑的书写时间正好相当于东晋中期,当东晋盛行钟王楷书时,前秦还是这种较为古朴的隶楷之作。

  但正是因为《广武将军碑》是古朴的隶楷作品,所以很受崇尚碑法的人们的推崇,前者有康有为的跋尾“(该碑)实开《灵庙碑》之先渊,茂且过之,应与《好大王碑》并驱争先……碑阴字似流沙坠简,古逸至矣。”遂叹为“关中楷隶之冠。”后有于右任作《广武将军复出歌》盛赞,于是此碑声名大著,特别是在当代书法界临习此碑的大有人在。

  不过,对《广武将军碑》有微辞的也不乏其人,如碑学大师沙孟海先生在《碑与帖》一文中说:“原石书丹,经过刻工之手,未必件件能保持原样。北魏北齐造像最多,一部分乱凿乱刻,大失真面。又一部分连写手也不佳(如《广武将军碑》《郑长猷造像》),我们不能以为凡古皆宝。”再如刘涛先生在《十六国时期的隶书》一文中说:“(此碑)刻得格外潦草”“《广武将军碑》的隶书,论刊刻技艺、水平,在当时,肯定不如《邓太尉祠碑》刻得好,刻得正规。”

  此碑在总体上来说属于古朴宕逸,既有隶的横向取势,更有楷的左顾右盼,说隶不是纯正的隶法,说楷不是纯正的楷法。既有汉隶的宽博,更有魏楷的稚气,可以说,从《广武将军碑》上,可以清晰地寻找到从汉隶向魏楷过渡的痕迹。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当人们看够了波磔森严的汉隶和方圆规矩的魏碑之后,这种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的书体才引起现当代极有创新意识的书家的厚爱。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