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传世书画 > 书法 > 清 代 > 《郑板桥判牍》评介

《郑板桥判牍》评介

来源:文史知识 作者:秦永龙

  李一氓同志所编的《郑板桥判牍》一书(198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共收辑影印郑板桥的判牍墨迹二百来则。书前有李一氓同志自序,书后附有黄苗子同志的长篇研究文章。

  所谓判牍,就是法官对诉状的批断文字。郑板桥曾先后在山东范县和潍县做过十年多的县令。当时的县令是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十年断狱,自然会留下大量的判辞墨迹。对于一般的县令,这样的墨迹在艺术上是无足宝贵的。然而郑板桥却不同,他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的名士县官,“凡王公大人、卿士大夫、骚人词伯、山中老僧、黄冠炼客,得其一片纸,只字书,皆惜藏庋。”(《郑板桥全集·板桥自叙》)这就使得郑氏的后任及其有关官吏把这些判牍墨迹视为瑰宝,利用他们的便利条件,不断将它们从存档的卷宗里偷剪出来珍藏玩赏,转而流散于世间。一氓同志主持全国的古籍整理工作,身体力行,独具慧眼,不辞辛劳地亲自将这些既是文物又是艺术品的零散墨迹搜集整理,汇编成册,印行于世。这是宏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泽后人的大好事。

  首先,这批判牍墨迹集中而彻底地揭示出了郑氏书法的本来面目,为全面深入地研究郑书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材料和有利条件。编者在此书的自序中说得好:

  这些墨迹的艺术价值所在,主要可以评定出郑书的本色,因为郑原精楷书,不象上款写某某仁兄大人那些挂幅,着笔时要极意经营。汉代人写隶书就一意写下来,不知别有所谓楷书。汉代以后的人写隶书就不得不比较矜持,因为不是他的本色——楷书。隶书对写惯行楷的人来说,是另自一种书法概念。郑书在这里正既不必经营,自毋须矜持,一派自然,显得极为雅秀,又常带挺拔之意。其大堪欣赏处,似乎超过了一般以“六分半”名的郑书。

  过去,由于公开流行于世的郑书,多是“极意经营”、杂糅篆隶笔调的“怪体”,即郑氏自称的“六分半书”(有的还是他人仿造的赝品),很少能见到郑氏随意书写、自然流露的墨迹。故于郑书,二百多年来,赏论者多称其“怪”,研习者务追其“怪”,似乎“怪”即是郑书的全部特质和价值。欣赏其“怪”者,谓“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极尽奉扬;厌恶其“怪”者,说是“东拼西凑”、“不伦不类”,任意贬斥。由于材料的局限,看不到郑书的全貌,捕捉不到郑书的本质特征,致使学习和研究郑书走入歧途,难得出正确的认识和中肯的评价。这好比要真正认识和评价一个会演戏的人,光看到他在台上的化妆表演是不行的,还要看他台下卸妆后的原本的体貌、言行、气质和修养。《郑板桥判牍》一书,为我们提供了郑书在未“化妆”前的本象,使我们得以全面地观览到郑书的总体,并通过其本象与“怪”象的两相比较,去研究郑书的来龙去脉,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第二,《郑板桥判牍》还可以进一步为我们揭示出:郑书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他传统书学的功底深厚。这批墨迹是郑氏49—60岁之间在履行公务时留下的,当时落笔,旨在对案状的批断,随意挥洒,丝毫没有想到要当作“书法作品”留传后世,因而完全是他几十年学习传统书法的素养和功力的自然流露。虽然不是写于一时一地,所用工具、墨色,字的大小以至书写时的心绪都不尽相同,但所留下的一行行生动活泼的字迹,却无处不放射出传统书艺的光彩。从字的体势结构、点画用笔到布局、行气,无不体现出名家的风范。例如:王羲之《兰亭叙》的闲雅萧洒,王献之《十二月帖》的逶迤连绵,李邕《李思训碑》的倚斜挺拔,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自然天成,苏东坡《赤壁赋》的敦实厚重,黄庭坚《松风阁诗》的奇倔抑扬,米芾《珊瑚帖》的神出鬼没,等等,无不兼而收之,溶而化之,然后通过自己的灵气从笔下流露出来,别成一派气象。就是把这些墨迹厕置于历代典型的传统法书的琼林中,不仅毫不逊色,而且独有异彩。郑氏曾多次谈论过他广泛研习古贤书法的情况和心得,现在从这些墨迹所反映出来的传统书学功底,已可得到明确的印证。郑氏其言,并非虚夸。当我们把袒露郑书本色的判牍墨迹细细玩赏一过,再来统览郑氏的传世书作时,就会发现:除却那些故意眩人眼目的“怪”体外,余下的字无不具有与判牍墨迹一样的本色。这说明所谓“不在寻常蹊径中”的郑书,原本也是深深扎根在传统的沃土之中,所以他能“奇而不诡于正”。启功先生在他的《论书绝句》一书中评论郑书说:

  先生之书,结体精严,笔力凝重,而运用出之自然,点画不取矫饰,平视其并时名家,盖未见骨重神寒如先生者

  焉。

  当其休官卖画,以游戏笔墨博鹾贾之黄金时,于是杂以篆隶,甚至谐称六分半书,正其嬉笑玩世之所为,世人欲考其余三分半书落于何处,此甘为古人侮弄而不知者,宁不深堪悯笑乎?

  启功先生以他的真知灼见,轻轻掀开了郑氏传世书作中那层令人迷惘的怪异面纱,一下子就抓住了郑书的特质。郑书的精到处,主要在于传统书学内在的骨、肉、气、血,而不在乎他“破格”的表面的“怪”象。用“骨重神寒”四字来概括郑书的特质,正是最得其精髓的中肯评价。

  第三,此书所辑郑氏判牍墨迹还能给习郑书者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学习郑书,首先宜学习郑氏既能刻苦研习传统,又能锐意创新的精神;宜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去把握郑书的本质,不可一味去摩仿郑书那部分怪异的表象。判牍墨迹集中地反映了郑氏传统书学的深厚功底,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考察,还会发现,无论是判牍墨迹还是一般的传世书作,其中许多单个字的面目,都令人感到“似曾相识”,可以从古代的某碑某帖中找到它们的“模特”,然而从整体上看,又与某碑某帖大不相同,郑书具有其独特的格局、神韵。这说明郑氏很重视学习古人,却又不为古人所囿。他善于博览精虑、取其精华、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另外,郑氏的传统书学根底,还包含有传统的字学功夫。郑氏除了精于通常习用的楷书、行书与草书之外,对于汉隶、古隶、小篆、古籀及其异体别构、递变过程等,都颇为在行,可以随手拈来,灵活运用。所谓六分半书,不过是以楷、行、草为基础,再糅入隶篆古籀笔调,或者以隶为基础,糅入行楷篆籀笔调,令其别开生面、独标一格罢了。由此可知,要学习郑书,首先当具有传统书学和字学的基本功。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基本知识,连欧、颜、苏、黄之书是何体态都不甚了了,隶篆古籀也不识得几个,恐怕要理解和欣赏郑书都有困难,又怎么能从根本上去把握郑书的特质而取其精髓以自养呢?其实,不独学郑书当如此,学任何一家之书亦当如此。不然的话,只是一味地去依样画胡芦,即便摩仿得再象,那也是古人所讥讽的“奴书”而已。而没有个性的“奴书”,是一点艺术的生命力也没有的。《郑板桥判牍》一书,为我们总结郑书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去探索,可以从中收到很多的教益,就能获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主动性,摆脱生吞活剥、盲目描摩的被动局面,真正学到郑书的精华。

  总之,《郑板桥判牍》的问世,为学习和研究郑书提供了一份十分宝贵的资料,为后学们开拓了视野。正如启功先生致李一氓同志的信中所说:“序言中云:‘历史上还没有过一个县官,在任上留下的手迹,会被后人千方百计去剪下来,当成很宝贵的艺术品珍藏起来,郑板桥的判牍是唯一的例外。’这是最雄辩的论断,对郑板桥也是最高的评价。使今日欣佩郑板桥的后学小子都感到没有欣佩错,而觉得欣跃。”

  《郑板桥判牍》确实很有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学习和研究郑书不可不读的一部好书。但可能是由于时间紧迫,条件所限,致使此书也存在些小不足之处:对已发现的材料未能尽收,如高象九先生所藏的62则,1980年已拍有照片置于山东潍坊市博物馆(见《文物》1987年9期郭子宣《郑板桥“堂批”墨迹》及所附图片),不知何故,书中未能收入;译文尚有错字,句读也偶有不当之处;材料编排条理不明显,没有编号,不便查阅、引用。当然,这些不足,在再版时是不难弥补的。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