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传世书画 > 绘画 >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三少奶奶

 
      王蒙(1308-1385)元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明初王蒙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王蒙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写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复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点,表现林峦郁茂苍茫的气氛。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仅次于黄公望,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他的独特风格,表现在“元气磅礴”、用笔熟练、“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画史绘要》中说:“王蒙山水师巨然,甚得用墨法”。而恽南田更说他“远宗摩诘(王维)”。常用皴法,有解索皴和牛毛皴两种,其特征,一是好用蜷曲如蚯蚓的皴笔,以用笔揿变和“繁”著称;另一是用“淡墨钩石骨,纯以焦墨皴擦,使石中绝无余地,再加以破点,望之郁然深秀”。
      元代画家王蒙传世的作品有几十件,但可以确认为其所作的,不过十余件。其中大多为纸本,也有少量几件是绢本的。绢本利于湿笔勾、皴、点、染,王蒙的代表作有《夏山高隐图》,犹存五代董、巨遗韵;而纸本则利于干笔皴擦,尤其是王蒙后期的作品,连皴带擦,苍莽华滋,意超象外,直入化境,标志着元代绘画的极高成就,其中称得上其精品力作的,乃《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及《林泉清集图》,都为水墨山水。
      但王蒙其他的作品,则多上色,而且有其个人鲜明的用色特点。元代承继了宋代水墨山水的传统,但开始探索在水墨山水之上着色的新路,于是有了小青绿山水的发展,然而青绿石色的艳丽,无疑冲淡了水墨画的清雅,黄公望等画家便尝试运用赭石和花青色上淡彩,后人称之为浅绛山水。而王蒙的着色,变化多端,并不局限于赭石、花青色,更善于融入藤黄和朱砂色,如《具区林屋图》、《秋山草堂图》、《太白山图》等,使景色更显明艳。有时还随类敷彩,如《花溪渔隐图》中更点缀桃花艳丽的桃红色。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春山读书图》王蒙  纸本  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

      而《春山读书图》则较为别致。图为纸本,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构图为王蒙典型的长松高岭格局,下方土岗及屋后耸立着五棵巨松,枝干倔铁,鳞皴龟裂,松针则以细笔由下向上勾剔,层层叠叠,形如卷云,已是元人画法。屋内有一生徒在读书,而岗阜的右边是水,近处有一水亭,主人端坐,小童侍后,似在观赏春景,而水之远处,深入山谷,有一屋,内有一人似在劳作。图的上方是两座山峦,簇拥着一峰高耸,山头又是王蒙画中常见的拳头状,山石施以其老成的解索皴,极其恰当地展示了南方土石山的构成。山头及坡顶密布丛点,以点带擦,干笔与湿笔交融,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山景象。整幅画以水墨为底,仅在树干、茅草、木质窗棂、栏杆及人物肤色等处着赭石色,不再有其他色,显得极为别致。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以赭石、花青为浅绛山水的基本用色了,“绛”者,红色,赭石为土红色,浅绛山水就是指以赭石色为主的浅设色山水画。而《春山读书图》的单着赭石色,应是浅绛山水画的古制。在墨与色的进、退之争中,色越丰富则笔墨渐失。我在绘画实践中体会到,如果想更多地保留水墨山水画的笔墨情趣,则这种在墨骨上仅局部着赭石色的方法,别具一种古雅之美。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春山读书图》局部  王蒙  纸本  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

    <春山读书图》未具年款,但看其创作风格及笔墨的老成,应当是他后期的作品。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王蒙的最后的作品,是1368年的《夏日山居图》,但王蒙逝于1385年,还活了十七年,故而难以称作他晚年的作品,我在此姑以“后期作品”称之。王蒙晚年的作品,恐怕永远只能是一个谜了。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春山读书图》局部  王蒙  纸本  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春山读书图》局部  王蒙  纸本  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
王蒙晚年作品—— 《春山读书图》
《春山读书图》局部  王蒙  纸本  纵133.4厘米,横55.5厘米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