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传世山水画(五)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老秋
《春山瑞松图》宋 米芾 轴 纸本设色 纵35厘米横4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等,40岁后改名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宋徽宗时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其性洁成癖,好奇石,行止狂放,人又称“米颠”。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此图描绘的是云烟涌动的山林景色。画中山石树木的造型秀雅温和,松树姿态婉然,山石以“米点皴法”,青翠柔丽,使景物开阔、平静而凄迷,显示出春日润湿而有生趣的意境。
《秋山萧寺图》北宋 佚名 绢本淡设色 纵32.5厘米横321.4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本图开卷处图绘远山溪岸,继而群峰叠起大壑飞瀑,颇为壮观,再次又转入平川冈阜秋树远山,渐成清远之境,布局变化错落有致。全卷以水墨为主,间以简淡之赋色,山石皴纹稍嫌呆板,林木结构系出于郭熙传派,与传世燕文贵作品之风格有出入,似应为南宋画家的手笔。卷上有燕文贵小字款,乃后人所加。画上钤有“琴书堂”、“信公欣赏”及乾隆收藏多方印章。
《夏山图》北宋 屈鼎 绢本淡设色 纵45.3厘米横115.2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屈鼎,河南开封人,仁宗朝为图画院邸侯,擅画山水,论者称其“颇得燕文贵之仿佛”。本卷为全景式构图,描绘夏季山野景物。开卷为江水沙岸,远山隐现的平远之景,继而转入烟笼雾罩的崇山峻岭,点缀以舟桥水榭、楼阁寺庙及行旅、鱼樵、高隐等人物活动,景色明润,景物多变,从中可以看到燕文贵山水的影响。此卷题为《燕文贵夏山图》,押缝处有“宣和”、“大观”小玺,北宋徽宗时收藏于内。
《夏山图》北宋 屈鼎 绢本淡设色 纵45.3厘米横115.2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夏山图》北宋 屈鼎 绢本淡设色 纵45.3厘米横115.2厘米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窠石平远图》北宋 郭熙 绢本设色 纵120.8厘米横16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郭熙作为北宋著名山水画家, 在山画理论上也颇有成就, 他传世的绘画理论著作有《林泉高致》一书。郭熙十分强调画家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研究。他深知自然山水体貌结构的规律及其在四时、朝暮、风雨、明晦中的变化特征, 而且还特别强调画家如何去发现和塑造山水的优美艺术形象:“山形面面看, 山形步步移”,角度不同而呈现千姿百态。此画画深秋清旷之景, 神韵独绝, 树石画法与《早春图》颇为相似, 细部描绘将简略。
《溪山行旅图》北宋 郭熙 绢本设色 纵24.5厘米横2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淡彩画岸壁溪桥、杂树、途中行旅。画上无名款,梁清标题鉴定为郭熙之作。此画在画风技法上虽然接近郭熙一派,惟笔简略而不经意,与郭熙严谨灵活的意趣有别。画上有明人的收藏印迹,还钤有“乾清宫鉴藏宝”等内府的收藏玉玺。此画入《石渠宝芨重编》等书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