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传世书画 > 绘画 > 元 代 >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来源:未知 作者:聂崇正

  元朝统治者很懂得宗教的作用,对各种宗教都采取优待的政策。尤其是佛、道二教。喇嘛教的八思巴、道教全真派的丘处机都曾被元太祖封为国师,地位十分尊崇。元朝绘画及画家与道教的关系颇为密切,其中有些画家本人就是道士。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元代著名画家王蒙以道教史上著名的人物葛洪为题,作《葛稚川移居图》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道教史上著名的道士。他出身于道教世家,从祖父葛玄是当时著名的道士和炼丹学家。葛洪少年时跟随葛玄的弟子郑隐学炼丹术,现在浙江杭州葛岭上的炼丹台,据说就是当年葛洪炼丹的地方。后来葛洪听说交趾盛产丹砂(炼丹用的主要原料),就要求去当地作句漏令,他带领全家妻儿子侄南下广州,转而入罗洪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境内)隐居。罗浮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中至今尚留有葛洪炼丹的遗迹,道教称为“第七洞天”。

  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轴(见封二)描绘的就是葛洪携妻女子侄移家罗浮山的故事。画面以山水为主,人物活动其间。在画面下部,葛洪蓄髯,头戴道冠,身穿道袍,左手持一把羽手扇,右手牵一头鹿,鹿背驮书卷典籍。他行至一座山涧木桥上,回头张望,等候后面缓缓而行的家人。葛洪前边的山路上,有两个中年人和一名小童,二人放下肩挑的书籍、行李、葫芦等物,就地而坐,休息片刻,另一人则背着一筐炼丹的工具继续绕山赶路。在葛洪的后边,一人背着琴,一人牵着一头黄牛,牛背上坐着一位老妇,怀抱一幼童。牛的后面紧随二年轻妇女。山势重叠,草木葱笼,瀑布流泉,忽隐忽现,顺势而下,于山脚处汇成潭水;山道明灭,弯曲盘绕,从山下通往林木深处。画面中部山坳间隐约出现柴门茅舍,童子数人迎候于道。全画构图饱满,从山脚画至山巅,几乎没有空隙。全画用笔繁复细密,山石均先以干笔画出,然后再用淡墨渲染,树木以细笔画叶与干,施以青、红、黄诸色,色彩用得并不多,且很淡雅,却给人和谐丰富的感觉。作者着力刻画了葛洪隐居的自然环境。在描画人物上,虽然动态不大,但线条洒脱轻柔,画史上说王蒙“亦善人物”(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从这幅《葛稚川移居图》上不但可以看到他在山水画上的高度造诣,也能了解到他人物画的水平。

  作者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画家,以水墨或水墨加淡色的山水画闻名。他和黄公望、吴镇、倪瓒四人在绘画史上被合称为“元四大家”。王蒙的外祖父是元初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虽然我们还不能从他们二人的作品上看到直接的师承因素,但这样的家庭无疑对于王蒙从事绘画创作,提供了一个富有艺术传统和文化修养的环境。王蒙除擅长作画外,还能写诗,“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王蒙在元末一度担任过官职,不久大规模的反元农民起义爆发,天下沸腾,王蒙弃官隐居于黄鹤山(今浙江省余杭县临平镇)中,因而自号黄鹤山樵。这座黄鹤山并不高大,但有溪流、有泉水、有洞穴,极为深险,元末明初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他就一直生活在此地,并为自己的住所取名为“白莲精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初年王蒙出山担任了泰安州(今属山东)的知州,并和当朝宰相胡惟庸有来往,经常到宰相府中谈笑喝茶观画。不久王蒙因为胡惟庸案件的牵连被捕,死在狱中,一代名画家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王蒙的作品擅长表现南方树深林密的山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布景稠密繁复,画出了林木山峦郁茂苍茫的气氛,画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枯墨点苔,秀润中又见苍劲。他上承五代董源、巨然的传统,下开明清山水画的先河,影响十分巨大。

  (《文史知识》1985年第5期)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