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传世书画 > 绘画 > 隋 唐 > 唐代传世作品

唐代传世作品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老秋

  《观世音像》唐 佚名 壁画 纵127.6厘米横89.2厘米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在此画中,艺人以巧妙的构思和精练的手法,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形象——观世音的塑造,又生动地表述了自己的审美和情感表现,这在宗教绘画中的确难能可贵。据考证系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25)壁画断片之下层剥出者,按照一般寺院壁画涂抹重画的时间及其画风推断,当为晚唐作品。色泽十分鲜艳得益于被长期被封闭在下层,观音面相也十分俊美生动,舞姿潇洒飘逸,体态优美,颇富美感。

  

 

 

  《引路菩萨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80.5厘米横53.8厘米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此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人物形象丰腴饱满,洁白晶莹的肌肤闪耀着青春美的光彩,有“周家样”之风。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接笔处不露痕迹,一气呵成。

  

 

 

  《历代帝王像》唐 阎立本 绢本设色 纵51.3厘米横53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阎立本擅画人物、车马、台阁。此画绘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十三个帝王的形象,即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画家着重通过对不同帝王外貌特征的刻画,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并寓褒贬于其中。比如刘备的深而显疲惫、曹丕的咄咄逼人、陈的美姿容有才识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画风工整,铁线描勾线凝重有力,设色浓重并运用了晕染法。

  

 

 

  《历代帝王像》唐 阎立本 绢本设色 纵51.3厘米横531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伏生授经图》唐 王维 绢本设色 纵25.4厘米横44.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字摩诘,原籍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官至尚书右丞。擅画人物、山水。在画史上被推崇为山水画“南宗之祖”。此图画伏生在讲授典籍的情景。伏生,济南人,原为秦博士。汉文帝为求能治《尚书》之人而发现了伏生,当时他年已九十余,老不能行,故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今文尚书》。

  

 

 

  《宫乐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3.9厘米横77.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传世作品

  此图描绘宫中仕女合乐欢宴的场景。画面中央很大的餐桌旁,围坐着十位宫女贵妇。姿态各异,有正用餐者,有手执纨扇听音乐者,有吹笛奏竖琴者,整个气氛闲适欢愉。此画为宋人摹本,人物造型丰满柔媚,神情慵懒。用线细劲,描摹细腻,但稍显单薄,缺乏唐画中的沉实之质。但不失为一幅仕女画佳作。

  

 

 

  《游骑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7厘米横9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传世作品

  此图描绘一队人马由左向右出行的场面。画中共七人,其中五人骑马,二人步行,有持弓或抱弓的,也有背袋或持长杆的,还有抱马球杖的,可见是狩猎游玩途中。画面上人马布置前紧后松。卷首第一骑者和两步行者以背侧面向右后方行进。此马昂首嘶鸣,两步行者紧步相随,人马一同目视前方,其后两人骑马缓行,青衣者目视前方,神态安祥,应为此官宦人家的主人,白衣者侧身回首后望,似在等待后者,从而使画面前后呼应连贯。画家以娴熟细劲而简洁的笔法描绘,人马造型雍容大方,神态各异,自然合度,为唐代画马的典型风格。

  《虢国夫人游春图》唐 张萱 绢本设色 纵52厘米横14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写唐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及其侍从春天出游的行列。前面有三个单骑开道,依次为男装仕女乘黑色马; 中间并列两骑,即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辔而行,均骑浅黄色骏马,虢国夫人居全画中心位置,秦国夫人侧向着她,二人脸庞丰润,雍容华贵,神情悠闲自若; 最后并列三骑,中间为保姆,一手执缰绳一手搂着怀中小孩,保姆右侧为男装仕女,左侧为红衣少女。作品表现了贵妇们游春时悠闲从容的欢悦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奢侈淫逸的享乐生活。出游行列成前松后紧组合,统一中有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挥扇仕女图》唐 周昉,绢本设色 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传世作品

  《挥扇仕女图》描绘夏末秋初似乎刚刚睡醒的几位宫妃和侍女在深宫院内纳凉的情景。画卷从右至左展开,大约可分为四组:手持团扇坐于椅上的妃子睡眼惺松,神情懒散;其他画中人物衣着华丽,体态丰满肥硕,但都流露出惆怅、寂寞、失意、忧郁的精神状态。此画真实地反映了盛唐末期宫廷贵族的奢侈生活和宫中妇女那种难以排遣的忧郁与任人遗弃的社会地位。

  《调琴啜茗图》唐周昉,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75.3厘米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唐代传世作品

  周昉,字景玄,又字仲朗,生卒年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家庭,先后官至越州、宣州长史。工仕女,初学张萱,多写贵族妇女,亦擅肖像,有兼得神情之誉。还擅作宗教画,创造有民族风俗的“水月观音”,人称“周家样”。图中共画五人,中间三人为宫中贵,一人于石上调琴,另两位一边啜茗,一边侧耳静听琴声。两侧侍者,一人手端茶托,一人执茶杯。人物神念娴静端庄。人物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体,富有变化。

  

  唐代传世作品

  《调琴啜茗图》唐周昉,绢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75.3厘米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侍女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61.2厘米横67.3厘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画中人物造型体态丰厚,面颊圆润,反映了盛唐时代的审美时尚,线条工细劲挺而流畅,设色鲜艳明快。画中侍女头梳低鬟,身着圆领紫色长袍。另一侍发束高髻,簪花钿,穿圆领浅赭色印花长袍。

  《舞乐屏风》唐 绢本设色 纵46厘米 横22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舞乐屏风》系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墓主人为高昌左卫大将军张雄之孙张礼臣。该墓共出土舞乐屏风六扇,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一人,左右相向而立。此图即为右边舞伎,其鬓发高挽,额描花钿,曲眉凤目,面颊丰腴,身穿蓝地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整个人物显得飘逸俊美,婀娜多姿。此图属初唐时期的绘风典范,这种对于世俗题材的倾向揭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唐朝的审美已从政治题材转向于世俗题材,威严的文臣武将被秀丽的宫廷妇女所代替。

  《弈棋仕女图》唐 绢本设色 纵63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此图系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墓主张氏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曾被授予上柱国勋爵。此画原为木框联屏,出土时已破碎,经修复,重现了大体完整的十一位妇女、儿童形象,描绘贵族妇女家庭生活场面,此幅弈棋仕女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她美鬓高耸,簪花耀顶,眉毛为当时流行的到八字晕饰,面色红润,丰盈肥美,上穿绯地蓝花袄,并有白纱披肩,下着绿花罗裙,从着装上看来她可能是六品官的妻子。

  唐代传世作品

 

 

  《双骑图》唐 韦偃 绢本设色 纵31厘米 横44.5厘米 台北故宫博院藏

  韦偃,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据成都(今属四川)。擅山水、人物。张彦远论其画谓:“点簇鞍马人物,山水烟云,千变万态,山以墨斡,水以手擦,曲尽其妙,宛然如真。”此图表现两位骑手各乘一马,并辔狂纵的情景。画中构图、造型、用笔显示了韦偃的艺术风格。

  

 

 

  《胡服美人图》唐 佚名 屏 绢本设色 纵15.7厘米

  此系残存的绢画。解放前由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险队”在阿斯塔那墓中发掘盗走。应是屏风画残片。根据同期出土的记载文字,应作于704年左右。此残片上的人物为舞伎像。画中人物富于肉感,造型雍容华贵,体态婀娜,面容丰腴,服饰艳丽,动势自如,因为身着胡服,更有一种异域风情跃然画面。

  

 

 

  《侍马图》唐佚名屏风 绢本设色 纵53.7厘米 横23.6厘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具有浓郁西域风情的侍马图,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共八扇木框紫绫边牧马屏风,每扇均绘有鞍马和侍马人。西域之马与中原之马的确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画家的笔下表现得更强健挺拔。

  

 

 

  《反弹琵琶图》唐 佚名 壁画 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

  此图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

  

 

 

  《引路菩萨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80.5厘米横53.8厘米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此画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人物形象丰腴饱满,洁白晶莹的肌肤闪耀着青春美的光彩,有“周家样”之风。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接笔处不露痕迹,一气呵成。

  

 

 

  《引路菩萨图》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80.5厘米横53.8厘米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金刚力士像》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64厘米横18.5厘米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此图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左边力士属于力量内敛型的。然而无处不在的肌肉的体量感又很好地体现了金刚力士的刚毅雄健。右边力士脾气暴躁,性格刚烈,疾恶如仇。那种外在的咄咄逼人和不可阻挡的造势与左边力士的内敛形成一种对比。作者在刻画力士形象时,用笔简练纯熟,酣畅淋漓中的略带方折,对刻画金刚力士的勇武形象更为有利。

  

 

 

  《说法图》唐 佚名 麻布 设色 纵21.5厘米横16.8厘米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此图中婆罗门形象很有西域人的装束,佛陀却是典型的中国本土程式。画中线描细丽,人物姿态优美,天衣飘动,是唐代宗教画的上乘之作。此图应为说法图的一个残部。此残像二十世纪初出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被德国人掠走。

  

 

 

  《树下美人图》唐 佚名 屏 纸本设色 纵140厘米横54.9厘米日本热海美术馆藏

  观此图,人物宽袍大袖、天衣飘扬,饶有“吴带当风”的韵致,体现了唐代佛教绘画形式民族化的特色。画面赋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调,使热烈的画面的格调显得更加典雅、妩媚。此画为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纸本屏风画之一。画面上一体态丰满的女子,着长裙披帛,全身敷以朱色。

  

 

 

  《各国供养人》唐 佚名 壁画 纵95厘米 横80厘米甘肃敦煌莫高窟103窟

  此图是《维摩诘图》的一部分。描述维摩诘与文殊师利辩法之时,各国供养人皆往探视、恭敬礼佛的神情。供养人中有“昆仑奴”、“婆罗门”、西域胡人等。他们戴不同的帽子,着式样色泽各异的服饰,画家用细腻的画风,将浓郁的生活气息尽现画面。

  

 

 

  《各国王子图》唐 佚名 壁画尺寸不详甘肃敦煌莫高窟65窟

  此窟以建筑、塑像和壁画三位一体来综合表现佛祖涅时的情景。长方型的穹顶窟中,灵台上塑涅佛像,周围则画满悼念的僧众和各国王子。各国王子在佛祖涅后痛不欲生的表情刻画得很是逼真写实,画面充盈着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画家对各种服装的描绘也很见功力。

  

 

 

  《男侍从图》唐 杨訾杨瑾 壁画 纵157厘米 横138厘米 陕西唐李重润墓

  画中人物多作直立状,形象质朴。线条简练遒劲,继承了汉魏疏放一路的画风。除勾线外,在人物面部的两鬓、眉间、脸颊及衣褶处敷色,使之具有立体感。此图画七位高大的内侍,他们双手持笏,举在胸前,每人身穿圆领口长袍,腰间扎黑色皮腰带,脚穿黑色靴,分两排站立,神态各异。

  唐代传世作品

 

 

  《骑马人物图》唐 佚名 纸本 水墨设色 纵13厘米横20厘米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图中状写了两位装束、神态各异的骑马人。前面一位着带有斗篷的长袍和帽子;后面一位双手持杖,着圆领长衫,戴冠。从神态和举止来看,前者明显为主人,而从后者的谨小慎微和虔诚中可看出他的仆役身份。该图原出自莫高窟藏经洞,二十世纪初为法国人伯希和掠走。

  

 

唐代传世作品

  《宾客图》唐 佚名 壁画 纵187厘米 横342厘米 陕西唐李贤墓

  在唐代李贤墓的墓道东西壁各绘一幅礼宾图,这里选的是东壁的一幅。画中以鸿胪寺官员为前导,据袍服颜色推断为四或五品官,正引导三位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宾官。画面礼宾官与使节位置,主次分明,安排得当。根据人物官品、国别、民族特征而随类赋彩。体现了唐代艺术家在刻画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内在特征方面具有了高超的水平。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