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收藏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传世书画 > 绘画 > 宋·辽·金 > 宋人小品的临摹

宋人小品的临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宋人小品的临摹

宋-赵佶-梅花绣眼图页----《梅花绣眼图》页,宋,赵佶绘,绢本,设色,纵24.5cm,横24.8cm。

  宋人小品是学习中国花鸟画的蓝本。

  有句话说“诗人的心灵,匠人的功夫”。画画是艺术,但是需要技术、需要操作来完成。国画要画得好,是需要相当的手工“操作”的功力的。而如何操作,需要从临摹学起。

  对于临摹,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差别,就是认识理解不同和操作的不定因素所产生的差别,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以下就是有关临摹的一系列常识,对于初学者有益。

  临摹,首先需要读画。

  所谓读,就是要分析一下画面的构造、物体的结构和自然的形态,进而分析用线、染色等等。研究过后就会发现宋人花鸟画的好处。宋人花鸟画小品大都是精品,题材和手法多样,造型完美,结构及构图完整,设色细腻精到,很耐得品味。

  谈及宋人花鸟画临摹,现在的问题是临摹的范本都是印刷品。范本不仅严重偏色,同一件作品,几件印刷品不一样,而且有的印刷很模糊。所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看清楚范本,就必须借助放大镜,放大镜可以解决看不清楚印刷品笔法的问题。但是,放大镜不必很大的倍数,倍数很大的反而更加看不清笔墨效果,还会造成眼晕的感觉。

  首先选择好工具。要选择好的狼毫的勾线毛笔用以勾线,选好的小白云、中白云或者更小的羊毫笔送色,选中白云和大白云润色。因为小品画里面有很多小面积需要润染,这是宋画小品的特点,所以用笔相对要小,要根据情况不同处理。

  其次选择材料,要选择质地优良的纸张,熟宣纸或熟丝绢。熟宣纸有蝉翼、冰雪、书画等,前两种比较薄,和绢的透明度相近,可以背面设色,使得画面薄中见厚。宋人画看起来都是有底色的,所以选择绢要选仿古绢,画出来容易与临本效果接近。但不论纸绢都要注意不要漏矾透水的,漏矾或者透水就等于变质了、成了半生熟的性质了,就不能三矾九染,那样的话就不能完成宋画的效果。

  临摹开始,先要对宋人小品画面的用线进行分析,小品花鸟大致有几种线式。1,用线明显、墨线比较重的。有《竹雀图》、《海棠蛱蝶图》 、《白头丛竹图》等等。2,用线不明显、墨线比较细、与颜色色度衔接的有《果树来禽图》、《枇杷绣羽图》、《出水芙蓉图》等等。开始临摹要先落墨线稿。书店里面卖的资料有做好的线稿,但是可能不是很准确,一定要细细的看好再落稿,不准确的地方,要把它纠正过来。

  临摹之初,一般先过稿子。过稿子可以把线稿放在透明的绢下面,根据透出来的线条在绢面直接勾墨线,类似初学书法的“描红”。但是这个办法容易错动位置,勾线时很被动,型就不准了。所以,最好用的是细铅笔直接画在绢面上,然后再勾墨线,这样比较稳妥。先把线底稿放在正稿下面,用极细的铅笔极轻的笔触在正稿上过上稿子,此间一定要防止绢面与底稿的错动。

  勾线之前,要从画中分析用笔特点和手法。起笔收笔、顺锋逆锋、墨色深浅、线的粗细浓淡,这些都有关于物体形象和画面的效果,一定要要恰当处理。在勾线中要注意预防出现以下几点: 1,线粗。线勾得粗,是造成小品画不精致的原因,所以线的粗细要把握好。

  2,线过于细。墨线过于细,就会感觉形弱、没有力量、没有韧性,所以墨线也不能过于细。

  3,线的墨色太浓重。线的墨色也不能太浓重,该淡的不淡,就生涩、不与色彩相协调,会破坏色彩效果。

  4,线的墨色太淡。线的墨色太淡不行,墨色重不下去,感觉轻飘飘地,染色时作为轮廓的线条就被颜色吃进去了,画面就没有精神。

  譬如,就像《碧桃图》的花瓣、树干和叶子的线条,线条很有韧性,显得花瓣、叶子很有水分,树干很结实。如果线条太粗太细或者粗细不均,就会影响花、叶子及树干的不同美感。当然,它的线条是经过好几遍的勾出、复勾、提醒等等才最后完成的,但是,每一遍线条最好都要尽量完成它的功能。

  至于:“好几遍的勾出、复勾、提醒等等”,就是说临摹宋人花鸟画还要懂得,它的线有两大类,一类是染色之前的线,一类是染色以后的线。因为染色以后可能有些线会被颜色遮住,需要再勾提醒的、强调结构的线,这种提醒的线还叫做“勒”。“勒”不仅仅是轮廓结构,还可以是叶筋花筋的线。所以老称呼“工笔”又叫“勾勒”, “勾勒”可以代指“工笔”就是这个意思。

  勾好线以后,就是染色。宋人画临摹最佳选择就是熟绢,因为宋人画全是用绢画的。熟绢很透明,很挺括,便于反正面染色。用绢染色是工笔花鸟画的必修课,所以重点讲用熟绢的手法。

  一, 淡淡渲染。

  注意分析宋画的材料绢的特点:纸和绢的不同在于它的纹理,用放大镜看一下,纸的纹理浅、绢的纹理深,颜色水分就是沿着这些纹理行走。所以纸张的颜色很好染匀,但绢不行,颜色很容易附着在绢丝里,来不急散开就渗进去,颜色会随着湿的地方走到边缘,形成一个框或边,很难渐次消失到无。所以绢就要淡染、多次才能均匀。旧时有一种“煮硾宣”,就是将绢丝砸扁,接近纸张的纹理,所以就好染色,颜色能够消失到无,很容易画细画匀净。

  鉴于宋画精益求精的做派加上绢的因素,造成宋人花鸟画的主要染色特点就是慢染。意思就是说用淡色一遍一遍地分染,少量多次、不厌其烦,这样才能染得匀净。

  一般说染色都是分染遍数多、罩染遍数少。但无论分染还是罩染,每一遍的色彩都要淡,干了以后再染下一次,一点不能马虎。画过的人都知道,在绢上染色快不得,也急不得。调出的颜色稍微深一点,染出来就一块一块,一旦形成,则是洗不掉、盖不住,再恢复均匀,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三矾九染”的老讲究不是胡乱说的。其实画过宋人花鸟小品的都知道,小品可能不止“三矾九染”,宋画染十几遍、几十遍的情况也不鲜见。

  二 , 石色和水色的不同使用

  染色时需要严格注意的操作事项:石色和水色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石色和水色两种颜色一般不掺和在一起使用,而是一种染上去,待干了后才能再加染另一种色,是层层叠加法。因为石色颗粒粗,比水色更难染,一定要薄染多次才能均匀,而且一定要干一遍再染一遍才能保证不会把先染上去已经很匀净的颜色效果再破坏掉。

  再强调一下,用熟绢的特点就是要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染色,稍微急躁染的颜色深了就会不匀净、脏,下面的程序就不好进行。所以,画宋画要有染几十遍的思想准备。

  三,重视控制送色的笔与水笔所含水分

  控制好送色的笔与水笔所含水分是保证理想染色效果的重要方面,一定要重视。

  其中,送色的笔含水分多、饱,属于润开作用的水笔含水分不能太多,要渴。色笔把颜色涂上去,水笔接着润化开至无痕消失,这是理想效果。但是如果水笔的水多了,比颜色的水分多,不仅不能润开颜色,还会把颜色冲回去,并且容易结成一个水圈不匀净,就染“花”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调节好两种笔的水分。

  四,关于漏矾

  现在的绢一般是熟绢,万一保存不当会漏矾,就是矾的效果失去,某部分水分透下去了,不能润染。可以调一些胶矾水涂一下就解决了,如果是大面积,胶矾水刷一遍即可。一般说胶矾比例是一比一,再加上水,并且有冬天加胶、夏天加矾的说法。但是千万不能太浓,舌头尝一尝有点甜涩,用手沾上拈干有点粘就可用,一遍不行就两遍,不透水就好了,不是越多越好。有惨痛的例子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画好了的工笔画,为固定颜色加了过多的矾水,画脆了、碎裂了,几乎报废。所以,不仅比例,而且浓度、遍数都要注意到。

  五,关于背托色的运用

  背托色就是在画的背面托颜色,以达到“薄中见厚”的最佳效果,背托色多用石色。根据画正面所需要的颜色,可以选同色系的石色作背托色,但是也不能直接用,那样会很火气。要在石色里调上灰色、黑色或者对比色使它变灰不鲜艳以后再托上去。但有一点和正面染石色不同的是,背托石色可以厚涂,可以浓重,并且可以一次涂很厚,可以像画水粉的色一样稠浓,在需要的地方平涂在背面就好了。如果拿不准色调,可以用小面积试验一下,调对了颜色再在大面积的地方涂上去。经过这样的背托处理,再加上正面分染、罩染后的颜色就会有薄中见厚的、很自然的效果。背托色的手法对很多题材的画都有用,需要掌握。

  六,几种染花卉的办法

  1,染淡色花朵:一般薄白粉平涂两三遍,白粉浓度像牛奶即可,目的是为了让花的颜色纯、鲜一些。因为在仿古绢上直接染色的话颜色泛灰色、不漂亮。同样是白粉干一次,平涂一次,如此二三次。然后用某种色根据色度淡染,染足以后于最亮处提醒白粉。或者用深色加重最暗处(或说提重暗处),最后再丝出花丝,点出花蕊,淡色花朵就染成了。宋人小品中《碧桃图》的粉嘟嘟的花瓣、花蕾,就是这个程序。虽然《碧桃图》是很小的花朵,却需要非常多遍、或者耗费好多天的时间一遍遍正染、背托才能完成,需要用用小毛笔极耐心地润染才行。

  染深色花朵:要先平涂基础色石色几遍(干一次涂一次),看起来比较厚、遮盖住了绢的颜色。然后用同色相水色系的最深最重的一种水色分染结构,染足以后可以用罩染的办法统一花瓣颜色。最后用深色加重最暗处,用同色系的亮色(可以是石色)提醒调整最亮处。最后画花蕊,花朵就完成了。花蕊也是在最后画完才点出来。有一种“立粉”法,就是用浓稠的粉色点上去,在画面形成一个突起的水珠,干了之后还有些凸起,这样的办法宋画里面很多用,花朵很精神。注意用放大镜看仔细花蕊的结构色彩大小分布,以求尽量接近原作精神。

  2,染叶子和画茎

  宋画的叶子正面一般使用墨或者墨加花青淡淡分染,然后用掺上赭石或者墨的草绿罩染,但是还要根据临本具体分析,有时候也可能只分染不罩染。反叶:可以用赭石加墨调稀分染明暗,干后再用四绿(三绿加白粉再调灰色)薄薄的分染几次既可,泛红的反叶可以再在此基础上染少许胭脂,茎秆、花蒂、嫩芽等的染法也大致相同。虫蛀的叶子干疤可以在最后画得差不多完成时,调赭石和墨,中度色、水分多多地点上去一种形状,水汪汪的停在那里自然干燥,形成很逼真的、边上深里边淡的自然的枯斑的颜色。这种枯斑的画法像《果熟来禽图》的叶子、以及冬景的竹叶上都有,可以仔细把临本琢磨一下。

  以上染花朵染叶子的所有这些过程,除了背托和重色花的平涂颜色需要厚以外,其他还是要淡色多次地慢慢染。而叶子中有如《出水芙蓉图》那样大面积的晕染,需要选择大点的毛笔,而且染完最后要在叶子上用淡花青画出独有的网纹,这是比较特别的例子,这种技法对创作或许有用。

  七,鸟的染法:

  首先要弄清楚鸟的结构,鸟的羽毛的色彩变化是区域区分的。譬如脑袋:前额、头顶、枕部、领羽、背部、肩部、翅膀、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大复羽、小复羽、胸、腹、尾、尾上复羽、尾下复羽等等,羽毛的颜色就是因为这些结构来变化的,染色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它的区域以及组合。羽毛的颜色也是先分染、后罩染,最后丝毛。鸟的颜色很丰富,但是再丰富也就是花朵的那些色系,只要是会画花了,画鸟只要勾好线,掌握了结构以及色相,染法不外乎分染罩染、石色水色,并不难,最难、最重要的是丝毛。

  丝毛需要根据生长规律,先审视临本、分析清楚就可下笔,丝毛是一组一组或者一片一片,但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丝毛一般是虚起虚收,两头尖、并且有点弧度、看起来有弹性比较好。丝毛的色彩与染出的基础色要做到有区别又有所变化,羽毛完成的最佳效果是天衣无缝而且蓬松。就像宋画那只黄鹂、那只八哥的羽毛效果,画得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如果要临摹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是首选,临摹了这件作品,差不多就能画所有的鸟了。

  如果用纸画宋画,要先将纸面染色做旧。可以不必染色很深,染色浅浅的就能够开始画花鸟,画完最后再用深的底子色填空,填空要用大羊毫,淡色多次易于染匀。如果买到的熟绢颜色浅了也可以用此法办理,即先染色画面物体,最后深仿古色填空、物象色彩不足再稍加调整。

  附上几个小技巧:白纸或者白绢染色法:可以用红茶泡水,放置几天,待颜色深了,就用好质量的羊毫板刷平刷,不要一遍染成,一遍染成不容易匀。可以刷三遍,匀净最好

  实践证明,用红茶刷熟绢好用,刷纸好像不理想,容易起渣,是否是由于浮在纸面上的矾泛起来与红茶有化学反应所致不清楚。

        用文字解释手动的过程必然琐碎和间接,说服力不强,实际上操作起来并不困难。但是,绘画艺术的操作性、技巧性是不可少的,操作性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感知,才能积累经验和技法,才能练出好功夫。这些经验和技法就像语言一样,它是表述、表达的的基础,就如不掌握单词就不会说话一样,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作品,即使是你有再好的构想、诗意和灵感也是徒劳。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