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当代书画 > 相关文章 > 当代弱势群体画家的尴尬

当代弱势群体画家的尴尬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把美术界生活在底层的艺术家称为弱势群体还是出自于我的笔端。2014年我发了一个帖子《为中国的画者讲几句话》,呼吁社会为那些来自于穷乡僻壤、遥远边陲,蜗居在城市里的一大批中国的画者们创造一些条件,给他们更多一些展示才艺的机会,遗憾的是又有两年的时间过去了,美术界的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这里讲的美术界的弱势群体就是指生活在北京底层的一批艺术家,他们酷爱艺术,但是在体制外,与任何官办的学院、画院都没有关系,甚至不是美术家协会的会员,有的属于“北漂”来打拼事业,有的就是本土画家,之所以把这些人称为弱势群体,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捆绑着三道绳索。

  第一道绳索:办画展难。由于弱势群体没有学院派出身的学历,没有在各美院、官办画院或艺术单位供职的经历,能够在国家级美术馆办一次稍具规模的画展就成了奢望,由于没有正式职业,也就没有对口的举荐和介绍单位,也没有像样的主办、协办和承办单位来具体操作办展事宜,这和体制内的画家办展形成鲜明对照。

  第二道绳索:出画集难。画集是艺术家艺术水平、学术观点的阶段性总结,是自己与他人共享的艺术成果的欣赏与展示。当下中国画家出的画集已精美到极致,一流的设计、上好的纸张、顶级的印刷、华美的装潢,完全称得上是“高大上”,一本画集的成本少则几十万元多则几百万元,画集的重量达到吓人的地步,动辄就是四五公斤,令人望集生畏,翻阅起来怎能方便?许多名家画技一般,但画集不一般,画集从学术交流的媒介蜕变为一种业内身份的象征。

  第三道绳索:要卖画难。当艺术家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在日常性的生活上还要付出太多的艰辛,往往艺术的创作就会受到掣肘,失去了一定物质基础的所谓艺术发展,就不具有可持续性,显得苍白而无力。弱势群体艺术家的卖画难源于前面提到的两道绳索,缺乏展览,少有或没有画集,也就缺乏了人们对于他们艺术的了解,卖画首先是卖名,中国画价值的第一要素是名头,所谓名人字画就一定要有个艺术上的名气;其次才是画,这是弱势群体艺术家最欠缺的,没有像样的展览和画集,同时缺乏网络拥趸支持的艺术家要想卖出作品是很难的。

  三道绳索束缚的根源是体制。美术界的体制成了束缚弱势群体艺术家创作、发展、成名的桎梏,中国的画坛死水微澜,改革的动静不大,体制的威力仍相当之大,远远超过演艺界。比如歌坛还有大众的参与和群众的评议,因为好的艺术必然是雅俗共赏的,通过基层的推动给许多弱势群体的歌者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机遇。但美术界的弱势群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一位体制外早已成名的画家被要求放弃了有些割舍不掉的东西仍选择供职于国家画院,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回答:“你难以想象在体制内和体制外是迥然不同的。”对于早已功成名就的他来讲尚且如此,那么可以想象体制外如此众多的中国弱势群体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路会是多么艰难。

  艺术产生于民间而终结于庙堂。美术界需要一些新鲜的空气,需要一些有思想、有特点、有创造、接地气的作品突破美术界包括美术评论界多年来形成的一种类似于帮派的陈旧迂腐的旧观念,旧思维模式。当然弱势群体的艺术不一定都是好的,庙堂里的艺术也不一定就都是那么差的,关键是要让产生于民间的弱势群体艺术家的作品有在艺术殿堂里展示的可能,同时也应给予喜欢艺术的大众以自由评判的机会。

  经常看到美术界的领导和大腕们外出采风和下乡的报道,我想这种采风和下乡主要是要接地气,一是寻找和提炼创作素材,二是为美术的普及教育做一些工作,这都是有必要做的,但美术界最需要的是主动地做力度较大的改革,真正地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发现人才,给美术界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其实美术界的弱势群体就日常地生活在领导和大腕们身边,就看有没有这种意识、想不想扶植了。想当年齐白石就是属于“北漂”的弱势群体艺术家,但陈师曾、徐悲鸿慧眼识英雄。还是徐悲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对当时名气尚不大的蒋兆和、傅抱石、李可染无不赞扬有加,同时对他们缺点的批评又异常尖锐,他那种真诚鼓励的热情溢于言表。

  希望美术界的领导与大腕们要像做日常功课一样时时不忘对弱势群体艺术家的培养和提携,参加那些头面人物的展览和艺术研讨会并不能给你们带来更多的荣耀与声誉,相反与弱势群体席地而坐的交流和帮扶才能显出一种英雄本色和真正的大家风范。

  喜爱艺术的人们,请对弱势群体艺术家投去关注的一瞥吧!

  齐建秋(作者系著名艺术市场评论家)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