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当代书画 > 相关文章 >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来源:未知 作者:于奇赫

 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真实生活中寒山寺的完好保存得以流传。人们会为了寻找诗句中的古意而到寺中听钟,在枫桥眺望苏州古城的旧影。“寒山寺”中的“寒山”并不是曾经存在某处的山体,而是一位僧人。而寒山寺也是在唐代贞观年间由寒山与希迁两位高僧创建,从此声名远播。但是目前人们对于寒山的了解少之又少,更不曾了解寒山之于世界文化的意义。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展览海报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关于寒山,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他与拾得和尚之间的那段经典对话:“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从这一段对话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智慧,忍他、敬他,做好自己,你且看他。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序厅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寒山的话不是谶语,如白话般易于理解。寒山是一位诗僧,他不慕俗世,隐居寒岩,自号“寒山子”;他不尚边幅,举止超脱,与国清寺和尚拾得一起悠游山林,说禅论道;他身份多样,学儒、修道、奉佛,却又非其一种,民间的他又以“文殊”“和合二仙”(与拾得合称)的形象为人们所敬仰传颂。宋代的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朱熹、陆游都很欣赏寒山诗,清代雍正帝亲自选录寒山诗一百二十七首入《雍正御选语录》。近代以来,胡适称寒山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之一”,钱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亲自考证寒山生平。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嘉宾在展厅现场观看文献资料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比尔波特开幕发言  图片来源:王瑶
 

比尔·波特(Bill Porter曾说在中国李白、杜甫人尽皆知,但是在国外知道这两个名字的外国人却很少;而诗僧寒山在世界上有过很高的声望,对很多国家产生了影响。寒山诗在宋代就流传到了日本与朝鲜,历代日本画家、翻译家、学者都对寒山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表现。20世纪50年代,寒山诗借由日本学者铃木大拙传到美国引发“寒山热”,对以“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嬉皮士”(Hippies)为代表的反文化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视寒山为“精神偶像”。被称为“美国寒山”的盖瑞•斯耐德(Gary Snyder)选译了24首寒山诗;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ac)在《达摩流浪者》中专门题写“献给寒山”。同时,20世纪的欧洲大陆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瑞典等国家的学者和翻译家,都试图分析寒山诗中体现出的禅学思想。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策展人王岩为观众在展厅导览 图片来源:©ladedah
 

 2019126日,“寒山:寒山美术馆两周年主题展”在寒山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第一次以艺术视角为主体为观众呈现对寒山及其精神延续的当代阐述。展览从寒山精神出发,集合了高世强、管怀宾、王公懿、徐龙森、严善錞、陆衡、梁绍基、曹晓阳、佟飙9位作品内涵与寒山精神契合的艺术家,由他们的作品窥见寒山诗意的当代形态。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艺术家王公懿为观众导览  图片来源:寒山美术馆
 

 高世强的《云山六章》运用中国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形式媒介——屏风,将自然的山水转移为中国水墨的形式呈现在实验影像之上。在这个看似活态的山水屏风中,空谷的鸟鸣仿佛带来了山涧的微风,让文人的气息与自然景观贴合在了一起。这种观看的方式带有很强的哲思意味,与苏州博物馆当日结束的、由巫鸿策划的《重屏》展览构成了一种新的延续。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云山六章,多媒体影像装置,320×150cm×6,高世强, 图片来源:王瑶
 

 管怀宾的作品《破晓》占据了一个办闭合的空间,人们站立在一个木质的台阶上,四周铺满了水银玻璃碎片,在光的照射下星星点点地跳动。房间的一侧是一个360度旋转的白射灯,背后有一个不锈钢的弧面;另一侧树立着两个兵刃似的装置,底部由一个烛台状的三叉金属物支撑。当灯光在转动时,一个瞬间不锈钢反射的散光打在了墙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场景:一个光球在一个水波般的光阴中自由地跃动,很像是电影《魔戒》中索隆那只巨大的眼睛。“破晓”是最适合在山林中感受的,那稍瞬即逝的光影中涌动着无穷的能量,是一种光的意志。管怀宾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其空间装置形态,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广泛的延伸与拓展。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管怀宾《破晓》综合材料 750×450×300cm  2016 图片来源:王瑶
 

 徐龙森的作品尺幅较大,是围绕“寒山”这一主体进行的绘画创作。徐龙森笔下的群山具有灵逸之感、墨色过渡柔和恬然,呈现出一派烟雨朦胧的南国景象。“笔”和“墨”在他的画中体现出一种融溶之感,并且形成了丰富的视觉语言。灰色的空间充满了。徐龙森的山虽不像范宽那样崇高,但他也叩问了山水画最本质的意义。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大物,宣纸水墨,360×280cm,徐龙森, 图片来源:王瑶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展厅中 徐龙森的三幅作品 图片来源:王瑶
 

 王公懿的作品看似酣畅淋漓,但是她在创作的过程中却绞尽脑汁、苦心经营。参展作品《辋川图错综》组画源自于她所见传唐代王维的《辋川图》拓片,她将拓片线条的曲折神韵提炼、放大与转译,解构、重组后成为了高度抽象的作品《辋川图错综》。对于画中的点与线的位置,她废寝忘食地去推敲,其结构也构成了一种进入冥想的视觉法门。她谈及山林时神采奕奕,长期的登山观林也使得她从自然中汲取了很多忙于工作的年轻人不曾领悟的智慧;而在林中的体验、感悟与振奋化为水墨作品《寒林》,体现出她豁达、包容的心胸与长青的艺术生命。王公懿的水墨是自由的、奔放的,她在一种“无我”的境界中仰望山的灵魂。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辋川图错综,法国康松纸、日本专业油印,278×122cm×5,王公懿, 图片来源:王瑶
 

 来自天台的艺术家梁绍基,他持续以蚕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本次参展的《云》是他携蚕丝弥满的镜子驱车去天台名胜琼台仙谷追云的记录,预设与变化、生命与自然、物质与意识不断在镜子的反射中来回切换。佟飚的山水符号和图式,严善錞的静适之境,以及曹晓阳所图绘“山水结构”的察万物、明心念等,都与我们今天所提及的寒山文化在很多层面上形成了呼应。此次展览是对于寒山文化精神面向的一次视觉呈现,期望作品背后的个人思考可以为观者带来新的启发。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梁绍基《云》,影像作品(1220秒)图片来源:王瑶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西湖拾遗之四,拟庞贝壁画,平版 23×40cm×4,严善錞,2019 图片来源:王瑶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无情对面是山河,纸本木炭 230×110cm×4,佟飚,2018  图片来源:王瑶
 

又见寒山 一个无拘无束的不朽灵魂

《二十四节气》系列之一,纸本木炭  128×251cm,曹晓阳,2018  图片来源:王瑶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