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当代书画 > 国画 >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今日在国家画院隆重开幕。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参加了开幕仪式,并就“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参展艺术家:周韶华、崔振宽、姜宝林、杜大恺、龙瑞 、范扬、薛   亮 、赵卫、林容生、陈平、何加林、卢禹舜、曹 俊 、方向、曾健勇
      主旨演讲嘉宾:范迪安、王镛、张晓凌、丁 宁、尚辉、张敢 
      圆桌会议时间:1月12日下午14:30
      圆桌会议地点: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109会议室
      圆桌会议嘉宾:裔萼、王雪峰、陈明、于洋、张鹏、董雷、魏祥奇、范扬、林容生、何加林、曹俊、方向 、曾健勇、王跃奎
 

前  言

 

山水画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艺术进程。如果说最早的图像从线条到动物再到人物,随着人的活动范围扩大、走向自然,便将山水纳入观察与表达的对象当中。从魏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萌芽时期,到隋唐开始逐渐走上独立绘画形式,艺术家们主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三维自然在二维平面上的表达。至五代时期荆、关、董、巨等代表性艺术家的出现,山水画不仅有了“南宗”“北宗”的风格流派,更增添了“畅神”“卧游”的精神追求。宋元时期,名家辈出,“百代标程”,对自然山水的描摹致广大而尽精微,不但山水画的题材与技法得到了丰富与拓展,中国儒释道精神内涵的不断注入,更使得山水绘画在承担“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之外,承载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意趣。及至明清,山水绘画走上更加成熟的语言探索道路,而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区分,强化了绘画中艺术精神的追求。19、20世纪之交以来,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时代大潮的风云激荡下、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出现了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石鲁等一大批山水艺术大师,在东西方艺术比较的新坐标中,重新开掘出中国山水画的新面貌。
纵观千年,山水画所指代的,不仅是对自然山川的真实描绘,更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庄子“技进于道”的揭示,到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到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中国山水画在技术技法不断精炼提升的过程中,题材、观念、风格、样式也随之不断演进,却并没有走向透视的自然科学,而是始终将精神追求放置于首位;山水绘画艺术语言的成熟,又反过来将中国人的内在精神视觉化、审美化,从而形塑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因此形成了与西方艺术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可居可游的山水绘画,呈现出中国人崇尚自然、崇尚和谐、崇尚秩序、崇尚理想的独特价值观。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山水画创作在“时代精神”与“语言探索”两个方向深度开掘,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整体艺术水平大幅提升,艺术家们不断从艺术高原向艺术高峰迈进。艺术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时代精神的体现,仅展示单纯的技术与技艺,就失去了艺术存在的目的与意义;如果没有对艺术语言的探索(不仅局限于中国画笔墨,也包含了图式、构成、色彩、观念、材料、展陈等涉及视觉效果的所有方面),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艺术意义则无所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艺术成果。如何成就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艺术高峰?需要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也需要艺术理论的创新与突破。中国国家画院作为国家级美术创作与研究机构,自觉肩负起时代的重任,鼓励艺术家们在接续传统、再造传统的过程中,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激发新的创造活力,从而创作出引领时代风气、提升艺术审美、振奋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推举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峰。
为此,中国国家画院力图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从中国山水画开始,探讨中国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并首先推出“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本次学术研讨会秉持开放的胸襟,更注重开放性、交流性和启迪性,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选取了周韶华、崔振宽、姜宝林、杜大恺、龙瑞、范扬、薛亮、赵卫、林容生、陈平、何加林、卢禹舜、曹俊、方向、曾健勇等15位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山水画艺术家,既有年龄方面的考虑,也有体制内外的不同视角,还有国内国外的探讨对比。我们将力图从他们的创作实践出发,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如何在绘画语言探索与时代精神表达互为促进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总结的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学术研讨只是开端,未来中国国家画院将持续推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互促进,努力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学术探讨,不断凝聚共识,推动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艺术话语体系,为中国艺术守正创新、培根铸魂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国家画院
2024年1月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周韶华《月夜天山》 68cm×137.5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崔振宽《溪山行之三》 123cm×249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杜大恺《徽州》 63cm×93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曹俊《天地正气》 200cm×200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龙瑞《太行新绿》 137cm×69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薛亮《雪域胜境》 178cm×96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卢禹舜《江山永铸》 138cm×69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赵卫《延川金秋》 200cm×200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方向《夜行》247cm×123cm

“山水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语言革新”学术研讨会暨提名展隆重开幕
林容生《太阳底下》 144cm×367cm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