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来源:安徽省美术馆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当代中国画如何在继承传统和艺术创新之间发展前行?笔墨传统在当下与未来将显现出哪些文化价值?中国画家的创作个性与时代共性呈现出何种关系?新时代中国画的创作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格趣?从传统走来的中国本土绘画艺术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
带着一系列追问、探索和思考,由中国国家画院、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安徽省美术馆、中国美术报主办的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于8月15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拉开帷幕。
与以往三届展览不同的是,本次展览以代群为界,根据画家出生年代先后顺序,撷取中国传统画论概念范畴为题,设立“意境篇”“气象篇”“格调篇”“生韵篇”四个板块,分别对应30-40后、50后、60后、70后四个艺术家代群,遴选邀请各年龄段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中国画家作品参展。在中国传统画论发展史上,“意境”“气象”“格调”“生韵”等概念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画法与境界的积淀或革新,也指向了笔墨手法与章法格趣的微妙差异;此次展览将这些画学概念引为单元主题,赋予了它们以相应的时代观照和特别的岁月质感,更是将传统画学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策展实践。
展览展出了崔振宽、李宝林、朱修立、姜宝林、郭志光、王涛、程振国、王西京、冯大中、许钦松、王仁华、冯远、张松、秦天柱、李学明、万鼎、范扬、张志民、白云乡、马书林、乐震文、胡石、林容生、喻国玮、陈辉、纪连彬、何加林、牛克诚、王辅民、张望、卢禹舜、梁明、方土、陈翔、贾广健、李晓柱、张继刚、贾荣志、袁学君、陈林、石峰、徐卫国、王平、林蓝、王跃奎、范治斌、翁志承、党震、杜松儒、周午生、孙震生、刘海勇52位艺术家的近170幅中国画作品。这些在各年龄段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中国画家的优秀作品和画学思想,鲜明地呈现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轨迹和新的时代经典,也回应了当下与未来中国美术的时代之问,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美术的璀璨成就和无限可能。
8月16日开幕式结束后,“第四届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美术馆举行。学术研讨会由于洋主持,近30位与会专家就“新时代中国画传承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和研究,对如何激活中国画的文化生命力、推动当代中国画的时代发展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建议和思路。
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展览期间,将围绕展览主题举办学术讲座、直播等多种互动活动,助力观众获得更好的艺术体验。
部 分 展 览 作 品 欣 赏
崔振宽《石敢当之八》240cm×120cm 2021年
李宝林《西域灵山系列之一》240cm×61cm 2023年
朱修立《壮哉大别山》84cm×96cm 2022年
陈翔《春心伴侣图》170cm×29cm 2018年
张继刚《雨后山色新》70cm×46cm 2022年
秦天柱《初雪》90cm×180cm 2014年
王涛《大江东去》198cm×244.5cm 2021年
范扬 《中国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4k &8k超高清转播车现身东京) 2021年
方土《暗香》136cm×272cm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