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一辈子把心思放在画上,放在人民上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为人民而创作
为人民而创作就要逐年建立起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逐年到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去激情创作,逐年不断地累积经验去提高创作。创作是艰辛的,当一个好的画家更是千辛万苦的,只有画家长期融入生活和人民相处以后,才能懂得为什么人画画、怎样画画。
只有把生活和人民放在心里的画家才能画出人民欢迎的作品;只有为人民画出丰厚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和欢迎。作品是画家的生命,精品是生命中的生命。画家靠画来说话,画是献给人民的也是献给历史的,作品的优劣只有人民和历史才能给其定位,因为人民和历史总是最公正的。作为画家也应该是最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人,应该是最有思想的人,应该是最勤劳、最勇敢、最吃苦的人。我们黄土画派的艺术宗旨就是:“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植根黄土画人民,表现时代出精品。
画家要一辈子把心思放在画上,放在人民上。
——刘文西
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变革和发展中,刘文西是一面旗帜。他的绘画将中国优秀传统与西方写实相结合,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并加进中国民间艺术中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深入生活,用真诚谱写出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作品。从《祖孙四代》,《毛主席和牧羊人》至《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贫农》到《沟里人》等等,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主动的把握时代脉搏,刘文西的作品将艺术与历史性、时代性紧密结合,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
刘文西的画作可以说是“15亿人看得最多的”,因为他有幅观众最多的“特殊作品”——第五套人民币上的毛主席画像。目前使用的5元、10元、50元、100元上的毛泽东头像都出自他之手。但刘文西从来都是青衣小帽,十分简朴,没有称“王”,没有自封“大师”。吴作人评刘文西:“半生青山,半生黄土,艺为人民,传神阿睹”。方增先则评价:“刘文西的艺术高峰,是勤奋垒起的;是速写垒起的;是采风垒起的;是不断深入生活,扎实苦练基本功垒起的。”
重读刘文西先生的画作及其对艺术创作的思考,相信对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会有很多裨益。
第五套人民币毛主席画像(素描)
《毛主席和牧羊人》130cm×100cm 1958-1962年
《毛主席在陕北》200cm×250cm 1965年
《同欢共乐》130cm×100cm 1962年
刘文西曾用三句话来概括其关于创作的想法:
你要创作吗?到生活中去。
你要激情吗?到人民中去。
他们会启示您怎么创作,路该怎么走。
很简单的三句话中饱含着一腔真情,饱含着对人民及新时代生活的由衷热爱和赞美。
《祖孙四代》,130cm×100cm 1963年 现藏中国美术馆
《陕北老农》
《山姑娘》200cm×200cm 1984年
刘文西年轻时对艺术取向的抉择,来源于毛泽东主席的文艺思想的启迪,他在题为《深入生活,贵在坚持》的创作体会中说道:毛主席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两大问题及其解答,给我的心灵以极大震动,使我开始认真思考:文艺究竟是为什么人服务的?应该如何服务……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鼓动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所以,“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刘文西曾不止一次地说:“黄土地在世界上只有两块,陕北、大西北都叫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很多很多可以画,人一辈子两辈子是画不完的,只是你要去画、要去深入、要去了解,要跟他们交朋友。你浮光掠影地去一去,没用的,要对陕北人非常深入地了解,你才能把他画活。” “作为一个艺术家,从置身于陕西起,我就把目光对准了陕北。在这四十八个年头里,我曾近八十次去过陕北,足迹踏遍陕北二十六个市县的乡乡镇镇,十几次在陕北度过春节,结交了陕北数百个农民朋友。可以说,我的血液里有一半的血液曾来自陕北,我的艺术细胞中绝大部分的营养都是陕北那块土地为我供养的”。
在刘文西看来,画人物一定要待在那里跟人熟悉,像陕北,他待的时间长,他了解那里的人民。风景靠直观就可以画出来,但人物光靠直观还不行,还要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气质、他的内心世界。刘文西的足迹遍步陕北的乡乡镇镇,二十几年在陕北过春节,画的速写达3万多张。他的心连着陕北人民,他的情系着黄土高坡,赞颂那里的人民是他作品的灵魂。他坚信那些深深感动过他的美一定也会感动其他人。
陕北农民速写稿
进入21世纪后,刘文西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以极大的热情沿着黄河故道写生,创作了《黄河子孙》、《黄河汉子》、《黄土地的主人》等作品。其中《黄土地的主人》是刘文西从2005年开始着手创作的系列作品,用了整整12年时间创作的百米长卷。《黄土地的主人》全长102米、高2.1米,分为13个部分,由《黄土娃娃》、《陕北老农》、《米脂婆姨》《绥德的汉》、《麦收场上》、《喜收苞谷》、《葵花朵朵》、《高原秋收》、《枣乡金秋》、《苹果之乡》、《安塞腰鼓》、《横山老腰鼓》、《红火大年》组成。画面构图宏伟、大气磅礡。磕着烟锅的老人,席地而卧的庄稼汉,晒谷扬米的婆姨,天真憨态的儿童,洋溢着笑脸的少女,围着人撒欢的小狗……画中人物真真切切、朴朴素素、实实在在、自自然然,在朴拙亲切中揭示了中国农民的人性美。画中的长跋也传达出刘文西对这块土地及人民的热爱。
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百米长卷呢?刘文西坦言,他单幅画画了很多作品,这样一个大的创作是受秦俑的启发。秦俑一个两个看起来没有力量,它是一个规模性的群体,所以秦俑中那么多兵马俑雕塑,这么大的规模。在新时代,没有规模性的作品压不住这个时代。而陕北是他去得最多、最深入生活的地方,这种感受画一张两张画是不够的,要规模性的、大量的、长期的创作。“目睹过的那么多激动的画面,画出来。现在多画一段,就能多记录一段当下人民的生活状态。”他一共画了13年,有计划地画了十三段。但刘文西先生表示陕北的生活还很丰富,黄河的船工还没有画,陕北的干部还没有画,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只要活着,就要分秒必争画下去。”
款识:二零零八年六月廿八日作。
绥德自古为天下名州。地处陕北和无定河交汇之处,绥德人聪明、勤劳、俭朴、坚韧不拔。
绥德的汉颇有北方阳刚之气,不仅长得英俊,而且能文能武,多才多艺。
他们创造了独特的石狮艺术,远播中外各地,把石头变成金。
他们敢于走南闯北,善于建家立业,所以“绥德的汉”与“米脂婆姨”并驾齐驱,驰名天下。
他们是黄土高原上的能工巧匠,用勤劳的双手雕刻着美好的生活。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七日题。刘文西
《陕北老农》
款识:二零零五年二月至六月作。
陕北淳朴的乡亲,厚积的文化,别致的窑洞,洋溢着浓浓的黄土气息。
悠久的文明史和艰苦的地理环境,为老农隽刻了饱经风霜的外貌,更铸就了刚毅、善良、纯朴、智慧的心灵。
他们头裹着羊肚手巾,脊背上背负着大山的沧桑,透出陕北人特有的朴实和厚重,是黄土高原的代表与象征。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日题。刘文西
《高原秋收》
款识: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作。
陕北的秋天,金黄的大地,处处是丰收的景象。
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带着满腔热情,加入收秋大军。
玉米粗壮,高粱饱满,谷穗沉甸甸,忙碌的人们笑逐颜开,热火朝天。
他们收获了劳动的硕果,也收获了生活的幸福和憧憬。
这段长卷画于一九八三年,后因工作太忙而停下,直到二零零五年又开始整个长卷的创作,二零零九年十月又调整了这段并题字。
二零零九年十月十一日 刘文西题
《米脂婆姨》
款识:二零零五年七月至十二月作。
米脂乃闯王故里、貂禅家乡,是陕北文化沉淀的富集区。文化源远流长、淳厚朴素,带有强烈的黄土气息。
“米脂婆姨绥德汉”这句民谣,深刻揭示了米脂婆姨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米脂婆姨也成为米脂特定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以妇女群体形象定格并备受推崇的,全国亦仅米脂一家。
米脂婆姨征服人的,不仅仅是她们的天姿丽质,更在于她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创造。
二零零九年四月十五日题。刘文西
《横山老腰鼓》
款识: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
横山老腰鼓流传久远,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相传最早守卫长城的士兵身载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
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打了胜仗,鸣锣击鼓,狂欢起舞,庆祝胜利。
逐渐由战事扩展到民间娱乐之中,便形成豪放激昂、刚强有力的腰鼓艺术。
横山老腰鼓,保留着古老的民间色彩,富有较强的生命力。
刘文西题
《安塞腰鼓》
款识: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廿九日作。
今天的安塞县就是当年北宋与西夏国的边界,为安定边塞方设安塞县。
安塞腰鼓也因此得名,并且成为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
安塞腰鼓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本是古代军旅振奋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现在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鼓槌挥舞,彩绸翻飞,鼓声如雷,震撼大地,声势逼人,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极富感染力,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尽现男子阳刚之美。
某种意义上的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能量,不仅仅是陕北这块古老的黄土地的地域文化信息,更重要的,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我们多次在陕北过大年,每次观看安塞腰鼓都为之心情激动,深受鼓舞。
二零零九年五月六日题。刘文西
《枣乡金秋》
款识:每年金秋时节,我们总要到陕北深入生活。
二零一一年秋,黄土画派画家来到延川、清涧、绥德、米脂、佳县等黄河岸边的山村,那里也称枣乡。
秋天,漫山枣林挂满了红枣,秋风一刮,遍地红红一片。
枣农们忙于抢收,到处丰收景象,此景此情,非常感人。
二零一二年春夏画之,完成了长卷《黄土地的主人之枣乡金秋》,长六米。
二零一二年六月。刘文西
《喜收苞谷》
款识:秋收时节,苞谷成熟,老人们围着苞谷粒拉家常,娃娃们无忧无虑的玩耍,青年人都在苞谷地里忙着秋收。
一年一度的秋天,满地金黄,我和黄土画派的画家们都要到陕北感受农民的喜悦。现画之。
二零一三年六月。刘文西
《苹果之乡》
款识:近年来,我们黄土画派采风到陕北,
看到了洛川、富县、延川等县的苹果在秋收季节硕果累累,感受很深,收集了不少资料,现画之。
二零一五年五月。刘文西
“美术工作者要深入生活,这是经常提到的老问题,但究竟如何去做才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现在我以为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地下功夫去深入生活,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多年来深入生活和创作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与人民交朋友,向人民学习,把人民放在心中,从人民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激情,从而树立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刘文西《深入生活的点滴体会》
刘文西(1933-2019),浙江嵊州人。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西安美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中共党员。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1958年毕业后自愿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他是第七届、第入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第四、第五、第六、 第七次文代会代表,全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评委会委员。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首届百位名师称号。
刘文西艺术年表
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农民家庭。
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受教于潘天寿、方增先、周昌谷。
1958年,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开始创作《在毛主席身边》《拉家常》。
1959年,作品《拉家常》《在毛主席身边》到北京参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2年,修改《延安之晨》,题名为《毛主席和牧羊人》,并正式发表;创作《祖孙四代》,在全国美展展出,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63年,《枣园桃李》在全国美展展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书记和老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同欢共乐》、《祖孙四代》发表于《美术》杂志。
1964年,《刘文西人物习作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创作《毛主席到陕北》、《炕头夜话》等作品。
1976年,创作《知心话》、《毛主席和小八路》、《历尽艰辛为人民》,并被全国多家出版社和报刊出版、发表。
1977年,作品《毛主席在抗大》(素描淡彩)、《奠基礼——直罗镇大捷》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4年,作品《山姑娘》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获银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在全国第四次美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作品《同欢共乐》获第三届全国年画一等奖。
1989年,作品《黄土情》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并在多家报刊发表。
1992年,作品《道情》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祖孙四代》被选入大型艺术画册《中国美术五十年》(1942—1992)。
1997年,应约接受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中的毛主席肖像创作。
2001年,获“黄胄美术奖”西部美术特殊贡献奖;作品《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作品《何香凝》被评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
2004年,在西安成立黄土画派。
2016年,“刘文西艺术研究中心”在西安成立。
2017年,“心中有人民”刘文西百米长卷首展举行。
2018年,西安市决定为刘文西建立美术馆。
2019年,7月7日于西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