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李虹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明日开展

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明日开展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刀耕版印 铭刻风华——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明日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展。展览精选国家画院所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200余件,分为“峥嵘曙色”“改天换地”“疆域行歌”“风华正茂”四个单元,以题材分形为框架,兼顾时间结构,以小见大,以局部观整体,勾勒出20世纪中国版画史的整体形象。

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明日开展

前 言

木版画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木版画是公元868年敦煌发现的《金刚经》扉页《说法图》。至明清时期,版刻印刷业高度繁荣,形成了绘画、刻制、印刷分工的成熟商业模式,各类书籍皆配木刻插图,木版画的数量、质量蔚为大观。
 
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是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正式使用“版画”一词也始于此。新兴木刻版画与古代传统木版画全然不同,是强调自画、自刻、自印的木刻版画,以刀代笔,直刻而成。中国现代木版画始于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历程,自借鉴欧洲木版画起步到融合本民族艺术特色,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现代木版画百花齐放灼灼其华,是美术史全景视域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文本。
 
本展览精选馆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200余件,作者有力群、彦涵、修军、李焕民、晁楣等,分为“峥嵘曙色”“改天换地”“疆域行歌”“风华正茂”四个单元,作品题材多样,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火热的生产建设时光,从改造自然的劳动进行曲到雪域高原的民族牧歌,从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致到生动传神的人民容颜,皆留在刀耕版印的黑白之间。展览以题材分形为框架,兼顾时间结构,以小见大,以局部观整体,勾勒出20世纪中国版画史的整体形象。
 
展览以“按图索骥”的方式追踪木版画图像传播的轨迹,通过版画原作与出版物实物平行陈列的方式,可视化的呈现大量被复制印刷的图像是如何跨媒介传播,又是如何被公众观看的。
 
在展览叙事语境中,木版画不再是静止于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可传播的图像。这些装裱密封于画框中的作品曾经出现在展览会的墙面,刊登在报刊,印制成宣传画,设计为书籍封面,作为日记本插画,显示出木版画几乎能介入所有平面纸质媒材,印刷图像以多路径传播,进而被公众观看,由此折射出国家意志、社会文化与人民需求之间的互动。
 
刀耕于木,版印于纸,铭刻历史记忆,谱写时代风华。如今这些印制于生宣纸、棉纸、蜡光纸、包装纸上的图画已微微泛黄。透过这些依然明晰的图像去邂逅尘封的岁月,触摸时代变迁的脉动。举办这次展览,是对20世纪中国现代木版画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也是对那一代版画家所作出卓越贡献的崇高致意。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