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游纪” 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揭幕
来源:雅昌快讯 作者:admin
“滇游纪”——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艺术沙龙现场
2016年6月29日,由重庆市中国画学会、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北碚区美术馆承办的傅吉鸿“‘滇游纪’——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在重庆市北碚区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秘书长、山水画硕士生导师傅吉鸿及其六位研究生在今年1月至云南写生的山水画作品。
本次艺术沙龙活动由北碚区美术馆负责人刘成侃担任主持,也是北碚区美术馆继“图说北碚——李勇生写生作品展”后的第二场学术性展览。以雅集、品鉴为主旨,以西南地区的山水为题材,既有清雅淡远的浅绛山水,又有意境深远的水墨作品,共展出傅吉鸿师生作品75幅,体现了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的学术传承。
傅吉鸿 《杂树浮青》
参加此次艺术沙龙的嘉宾有重庆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邓建强、北碚区政协副主席黄成万、北碚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曾毅、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曙光、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傅吉鸿等十余人,此外,还包括参与本次展览的张杨、王馨、陈绍阳、陈柳卉、周诗莹、周林峰六位学生。
“滇游纪”——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艺术沙龙现场
活动开始,傅吉鸿讲述了在云南元阳、建水、昆明写生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相较于元阳单调重复的梯田,建水原汁原味的古城和昆明洞狭壑深更适合山水写生。本次的写生作品展也延续了傅吉鸿一贯的主张,试图以朴实的情感和笔墨表达方式还原当地的自然景观和风土风貌,同时艺术作品中保持对“文气”的追求。
傅吉鸿《乡会桥》
在此后的交流中,在场嘉宾主要借本次山水画作品展探讨了中国画中的“师承关系”。重庆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邓建强认为,本次展览中六位研究生的作品摆脱了以往研究生绘画作品在艺术语言表达上的不成熟,而这得益于他们在学院学习中对导师的艺术思想和风格的熟悉与把握。北碚区政协副主席黄成万表示,他们在传承了老师傅吉鸿的理念与技法的同时,也体现了各自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突破了自我的思想束缚。傅吉鸿的同事李月林认为中国画必须站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本次的展览承袭了其一贯的教学思想,而这种在研究生阶段将导师的基本技法、教学理念、审美指向等意识传达给学生是一种非常普遍而合理的现象,而学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超越导师。
陈绍阳《龙门》
王馨《趁春浓》
此外,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曙光从“治学”和“教学”两个方面阐释了傅吉鸿在本次展览中表现出的传统底蕴与现代水墨相结合的审美,将写生作品经过鲜活得处理上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并指出艺术离开生活是苍白的,生活需要艺术的打磨。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刚肯定了傅吉鸿作品中流露出的恬静与淡泊,他指出傅吉鸿通过艺术创作在社会中传播了自己的思想,本次展览的多方关注也表现出当下艺术创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愈加频繁。
佛家说:“心能转物,即同如来。”王微也曾在《叙画》中写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本次写生作品展,正是中国画特有方式的迹化呈现,画中游离于物镜之外的丰富笔墨,成为使作品具有更深层内涵的实际向度。
“滇游纪”——傅吉鸿山水画工作室写生作品展现场
据悉,本展将持续到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