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来源:吴文化博物馆、美术报等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中国与意大利是东西方历史文明的代表。在秦汉王朝开启中国“第一帝国”之同期,古罗马也正在迅速崛起,两者在中西方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同样重要地位,都代表着当时文明的最高成就。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东西方架起了联系的桥梁,这也是中国与罗马往来沟通的第一步。丝绸之路不仅涉及原材料(如丝绸、织物)的交换,同时也促进了艺术、风尚、文化的交流。古罗马艺术奠定了西方古典主义样式的基础,也是西方艺术传统由盛转衰转入宗教艺术向度的肇始。此后一千多年间,古罗马艺术在地中海世界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激荡发展,兼收并蓄,最终不仅照亮了欧洲中世纪的未来,也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10月23日,吴文化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将共同呈现“艺术的帝国——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共展出来自古罗马文明的代表性文物98件/套,包括法尔内塞收藏的藏品和出土自赫库兰尼姆、庞贝古城的珍贵文物,囊括雕像、银器、玻璃器、湿壁画、马赛克等多种艺术形式。
 
本次特展分为四个单元,将从古罗马艺术、人物肖像、色彩运用、技术等方面展开阐释,带领大家遍览古罗马文明的多重面貌,并重现古罗马文明的辉煌与繁荣。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朱庇特胸像 大理石 高65cm 宽45cm 长35cm 公元2世纪 法尔内塞收藏
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也是卡皮托里山三主神之一。
朱庇特相当于古希腊的宙斯,大部分有关宙斯的神话都移植到了朱庇特身上。

在古罗马庞大的艺术系统中,肖像在其中承担着最重要的媒介功能,既能广泛传播又能彰显社会地位,因此被广泛地设立在公共场所、私人住宅和陵墓当中。
 
罗马肖像的特点可能起源于伊特鲁里亚从死者脸上取其形象做成面具的习俗。这一时期的青铜雕刻已经出现了写实倾向,但只是局限于解剖特征,缺少人物内心的表达。
 
罗马帝国建立后,大量希腊雕塑被带到罗马。受希腊古典时期雕塑风格影响,奥古斯都时期流行用理想化的手法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将皇帝神格化,政治作用强烈。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物表情大多严肃平静。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奥古斯都肖像  青铜 直径9cm 高20cm 公元1世纪 赫库兰尼姆
作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公元前14年-公元27年在位),奥古斯都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化,高明地运用了新的视觉语言。
比如,他的个人肖像抛弃了共和时代的写实风格,取而代之的是数百年前年轻的希腊王子形象。
通过这种方式、奥古斯都将自己的统治与古典时代的希腊统治相比拟,在罗马人眼中,那是一个和平的繁荣时代。
留存至今的奥古斯都肖像约有250幅,表现的都是30岁左右的男子样貌,虽然奥古斯都实际上活到了77岁。

再往后发展,肖像艺术再一次向现实主义转变,逐渐出现了对瞳孔、头发、皮肤等细节的雕刻,擅长通过特征的刻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也越来越强烈。这一时期的肖像具有面容特点,注重表现人物的“独特”特征。
 
除了出色的造型能力,古罗马人还擅长运用色彩。基于一种深刻的想象力,色彩与形状相结合而成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逐渐融入罗马人的日常生活。色彩与物品身处的环境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丰富了日常生活空间,从而在视觉世界与真实生活之间创造出日益逼真的模拟效果,上演着罗马人钟爱的视觉游戏,模糊着真假虚实的边界。
 
罗马帝国领土广阔,从远西到欧洲北部,一直到北非和中东,但罗马人使用的技术和颜料在几乎所有遗迹中都显得非常统一。洁白优雅的大理石雕像、精致华美的马赛克壁画、光泽莹润的玻璃器皿……古罗马文明留存至今的永恒之美,及其背后反映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风尚,全都与色彩有关。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多棱玻璃碗  玻璃 直径9cm 高16cm 公元1世纪 庞贝
这种多棱玻璃碗为纯手工制作,碗身棱纹是在玻璃高温状态下,用钳子和刀片拉伸、修整出来的。
这种敞开式的棱设计使碗叠放时更加稳当,保证了它们可以安全地运往罗马帝国内外。

古罗马并非只有艺术这一“软实力”,还相继发展了多种技术。
 
罗马帝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很重视交通运输业、通信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以首都罗马为中心、通往各行省的公路网。公路网上遇河架桥、逢山凿洞,表现了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这些技术也应用于房屋内,为公共喷泉和私人喷泉建造复杂独特的水系统;在没有光源的地方设置不同形状、材料的照明系统,方便人们进行活动。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文物精品特展惊艳亮相苏州
烛台  青铜 高120cm 宽25cm 长35cm 公元1世纪 庞贝
这类做工精致的大型落地烛台,是古罗马住宅中常见的一类照明用具。
烛台顶部的腔室用于盛放燃料,可将灯芯浸入,使其缓慢燃烧,提供持续照明。
同时,这类烛台又可作为室内装饰使用,不少古罗马时期的住宅壁画中常常见到它的身影。

古罗马高速发展的各项技术,反过来为现实生活服务。各类技术要素迅速扩展了罗马社会的面貌,使得罗马社会能够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材料和科学知识在地中海地区拓展其影响力。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