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作品展今日开幕 多件代表作品展现边疆人物时代风华
来源:炎黄艺术馆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
“炎黄痴子——黄胄作品展”于2023年6月6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保利拍卖主办,集中呈现二十世纪杰出中国画家黄胄《欢腾的草原》《库尔班·吐鲁木大叔》《风华正茂》《幸福一代》《驯马图》《草原女骑手》等二十四件代表作品。
展期:2023年6月6日-6月13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炎黄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慧忠路9号)3层展厅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以黄胄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画家走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启了他们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边疆少数民族题材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母题。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人物画大家之一,黄胄以独特的艺术语汇深情绘就了边疆地区的民族情韵,展现了边疆人物的时代风华,开创了20世纪中国人物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典范。其边疆题材绘画赋予了人物形象和题材内容以丰富的内涵和崭新的活力,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今仍是边疆人物画的丰碑。
黄胄用一生时间来创作边疆主题绘画。他的绘画增进了边疆各族人民友谊,同时歌颂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黄胄用全新的笔墨语言,创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使之在少数民族美术题材美术创作中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貌,为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方向。本次展览的二十四件代表作品,就集体呈现出他在这一主题绘画中的艺术探索之路。
展览开幕当日还将同期举办了“时代与笔墨——20世纪人物画变革与黄胄边疆绘画”学术沙龙,邀请著名艺术家石齐、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委员李志远;国家画院理论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明;北京画院研究员、河北美院特聘教授马明宸;炎黄艺术馆馆员赵凯与北京保利拍卖中国书画艺术总监殷华杰共同参与,探讨20世纪人物画变革与黄胄边疆绘画的深远影响。
黄胄 (1925-1997)《库尔班·吐鲁木大叔》 192X148.5cm 1976年作 唐人馆旧藏
作品人物原型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曾在神州大地被广为流传:1958年6月28日下午,75岁的一生历经坎坷的库尔班老人终于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自此这一形象一夜之间传遍全国,其事迹被创作成电影、歌舞剧、绘画等作品,鼓舞着中华各族儿女爱党爱国、团结奋斗。
黄胄自1956年到1976年近二十年间,对这一故事数易其稿,从较早的库尔班大叔牵着毛驴以手遮额向东方张望,到1976年9月确定最终图式: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弹着冬不拉,唱着赞歌,迎着朝阳向东方走去。
黄胄以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崭新的人物形象,鲜明地揭示了老汉朴实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内在情感,达到了艺术的完美。此件多稿也正是黄胄创作重大题材创作时数易其稿,反复揣摩的明证。
《库尔班·吐鲁木大叔》这一题材见有数本,主体构图大致一致,细节略有调整。
此画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即1976年9月8日,而黄胄先生题写“日夜思念毛主席”是在得知主席逝世的噩耗之后题写的,在毛主席逝世后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11日,赵朴初邀黄胄参加吊唁仪式并补写题记,“谁知得意作图时,正是导师弥留际”,点明这是那段红色时代的特殊节点所完成的经典之作。赵朴初极为真挚、深情、感人的自书诗题记也充分诠释了二人惺惺相惜、肝胆相照的深厚友谊。从书风来看,这一时期赵朴初的书法已趋于成熟,浓郁的“苏体”风格跃然纸上。
此件《库尔班·吐鲁木大叔》源于日本“唐人馆”收藏。
“唐人馆”位于日本长崎,原为孔庙,建立于1893年(明治二十六年),由居住长崎的中国人所建立,于1905年开办学校于此。1945年,该馆于长崎原爆中受损,故于1967年重建,重建后不定期举办展览,以宣扬中国传统美术及文化为宗旨,见证了百年来中日文化经济交流的悠久历史。1977年,中国政府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与东京华侨总会在日本“唐人馆”举办了“中国书画陶瓷展”,该展召集了当时著名重要画家绘制作品参与,并将故宫博物院所藏之陶瓷名品送往日本展出,以感谢该馆对中日经济发展及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如李可染创作了《井冈山》、《漓江胜境图》,吴作人创作了的《武夷山下》、吴冠中《桂林早春》等。黄胄则有《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飞雪迎春》三幅作品参展。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3日。
黄胄(1925-1997) 《驯马图》设色纸本 镜心 204.5×141 cm 1976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