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明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多个精彩展览呈现
来源:南京博物院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南京博物院将于2021年9月11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每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预约参观:
严格执行网上实名制预约,每日限额8000人,其中上午4000人,下午4000人。暂停团队接待和大巴车停放预约。观众可通过南京博物院微信公众号(看展览/小程序)或官方网站提前预约,选择参观日期,预约成功后刷身份证入馆;不进行现场取票,未线上预约者不能进入展厅。
暂停开放项目:
非遗馆暂不开放,民国馆商铺暂不开放。
教育活动、剧场演出、餐厅服务暂停。
人工讲解服务暂停,观众可在历史馆咨询台、特展馆咨询台租赁智能导览设备,体验自助导览。
部分展览简介
展览时间:2021.6.18—12.20
展览地点:艺术馆2F19展厅(傅抱石艺术馆)
傅抱石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意识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代表性画家,他一生都在为创造出具有思想深度和精神情怀的中国画而努力。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傅抱石深刻意识到社会、国家、时代的剧烈变革给中国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因而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的观点,认为中国画一定要成为新时代讴歌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才能获得新生。
展览时间:2021.7-12月
展览地点:艺术馆2楼21展厅
清代山水画派系纷呈,名家众多,数量不但超越明代,而且可以媲美宋元。在清初画派和画家集群中,由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组成的“四王”画家最为亮眼,他们活动于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区,以摹古见长,山水画主要继承董其昌衣钵,师承元人体系,尤以黄公望为宗师,笔墨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很得元人神韵,深受皇家青睐。本次导览将带领各位观众欣赏清初“四王”卓越的绘画艺术。
展览时间:2021.7-12月
展览地点:艺术馆1楼25展厅
清代碑学名家甚多,如前期之郑篮、程邃、朱彝尊等,之后的“扬州八怪”、“西泠四家”、乾嘉学者、邓石如、伊秉绶等,后期大盛时期的何绍基、吴熙载、莫友芝、杨沂孙、张裕钊、胡澍、徐三庚、赵之谦、翁同龢、吴大澂、杨守敬、吴昌硕、黄士陵、康有为、曾熙、李瑞清等。本次展览精选数+位碑学书家的精品力作予以展示,客观呈现清代碑学的发展历程与艺术成就。
展览时间:2021.7-12月
展览地点:艺术馆2楼22展厅
这次展出的花鸟画,有工笔、有写意,有设色、有水墨,有的画风婉约细腻、有的画风豪放朴拙,而其中更多的是透过画面流露出的爱情、韵味、志趣与美感。
时间:2021.7-11月
地点:特展馆2楼8展厅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期兴起的一种风俗版画,主要描绘市井生活、人物百态和自然风景,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现世精神的映射,反映日本平民阶层的世俗生活与思想情感,成为日本艺术的代表。
展览时间::2021.5.18起
展览地点:特展馆3楼12展厅
南京博物院珍藏清代宫廷文物数量众多,“日月烟霞纳一盆——清代宫廷盆景器珍赏”展通过各式盆景器和文献材料,集中展示清宫盆景艺术的表现力和宫廷生活美学。
展览时间:2021年4.2-2021年12.20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艺术馆珍宝馆
南博遴选80余件精品举办此特展。本展分为竹雅韵、木清趣和牙角艺三个部分。通过此展,公众可领略中国传统竹木牙角工艺的巧思、智慧以及丰厚的人文积淀。
展览时间:2021年7月1日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特展馆3楼11号展厅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考古学也迎来了百年诞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考古学全面发展的新起点上,南京博物院特别策划“考古江苏”,回顾江苏考古发展历程,致敬考古先贤,礼赞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