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中国书协召开“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中国书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

中国书协召开“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中国书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

来源:中国书法家协会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

      2021年8月26日上午,中国书协在京召开“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书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旨在针对“饭圈”文化、“顶流”现象和近期文艺领域集中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上下联动,加强思想引领,团结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是非、守底线、遵法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崇德尚艺、修身守正、立心铸魂,努力营造崇德尚艺、风清气正的书坛生态,合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书协召开“修身守正立心铸魂:中国书协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座谈会”

      座谈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书协副主席王丹、毛国典、张建会、顾亚龙、叶培贵、代跃、刘月卯、张继、张胜伟、鄢福初、潘善助,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郑晓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潇羽,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各团体会员驻会干部,部分在京专家及高校代表、中国书协下属机构和机关部分处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郑晓华主持。
 
      孙晓云在讲话中表示,行风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创作环境和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书法事业是否蓬勃有序发展、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持续推动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建立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需要书法工作者踏踏实实地做内功、打基础、谋发展。一是确立信仰、志存高远、明德修身、弘道养正。二是敬畏经典、书文兼修、承传历史、术有专攻。三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凝心聚力、美育引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中国文字与书法的纯洁性,保护中国文化的根基不受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书协要积极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人格修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
 
      座谈会上,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教授李刚田,中国书协理事、九三中央书画院副院长王文英,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宝剑,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郭孟祥,中国书协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书画院副院长张瑞田,中国书协理事、北京市朝阳区书协秘书长程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先后发言(发言摘要另发)。大家一致表示,要自觉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追求德艺双馨,用明德引领风尚,承担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书法工作者。高校学生代表温见涛、刘光在座谈会上宣读了《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与会书法工作者在《倡议书》上签名。

心中有正气 眼前有方向 脚下有底线 手里有专攻——在中国书协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晓云

两天前,中国文联在京举行“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与会艺术家代表针对文艺领域近期连续出现的失德失范、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违反国家法律的种种不良行为,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反对和摈斥的立场态度,座谈会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思想,在名利场中保持清醒,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推动全行业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广大书法工作者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精神和人格修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身行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风气和社会形象,这既是广大书法工作者的集体共识,也是当前书法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正经历中西方思想、观念、文化的交融碰撞,我们要看到社会文艺繁荣主流之外,存在心浮气躁、善恶不明、美丑不分等乱象,甚至是信仰迷失、道德缺损、价值错乱、行为失范。影响恶劣,社会震惊、群众不满,尤其是严重误导了年轻人的人生价值观和目标导向。
 
在所有的艺术行业中,书法应该是历史最久、发展最早、普及面最广的。行风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创作环境和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书法事业是否蓬勃有序发展、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持续推动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建立正本清源、风清气正的艺术环境,还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踏踏实实的做内功、打基础、谋发展。
 
确立信仰、志存高远、明德修身、弘道养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我们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自觉遵守《中国书法工作者行为守则》,提升人格修为,增强道德判断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不断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书法作品。遵守宪法原则、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干净做事、爱惜名誉、珍惜形象、恪守情操,反对错误思想观念,摒弃“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错误思潮,坚决抵制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代笔抄袭、造谣诬陷等违法失德行为。
 
敬畏经典、书文兼修、承传历史、术有专攻。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这是当代书法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描绘时代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需要我们心系人民,讴歌时代、服务大众,要真正做到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书法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承传三千多年中国书法留下的辉煌历史,同时要勤勉努力、不骄不躁,加强专业修炼,提高业务水平,理论和实践结合,研究和普及并举,用精湛的作品自觉担当起新时代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重大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感悟国运之变化,挺立时代之潮头,抒发时代之先声,才能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信仰之美。
 
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凝心聚力、美育引领。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阵地、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反对以书法的名义消解崇高、戏谑传统、包装炒作、哗众取宠。文艺批评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讲真话、讲道理、讲正气,倡导有原则、有理性、有学术、有锋芒的批评氛围。把好书法批评的方向盘,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对书法工作者的人品、艺品、道德水准要随时督促警醒,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保持中国文字与书法的纯洁性,保护中国文化的根基不受侵蚀,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新时代书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书法评论的胆与识
 
西泠印社副社长、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  李刚田

 
近一时期,文艺领域出现所谓“饭圈文化”“顶流”现象等,说明当前娱乐圈思想观念混乱,亟需整治引导。同时,加强文艺批评,对端正行风也非常重要。
 
针对当下书法创作及现象的评论,我认为是一个很薄弱的方面,基本上处于自生自长的无序状态。首先,当代书法缺少一支具有较高素养与担当意识并有着专业公信力的评论队伍。这方面,我们落后于美术评论,美术方面,有着代表性专家组成的评论队伍,对当代美术的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业内的公信力。其二,针对当代书法的评论缺乏一定的学术理念支撑,对当代书法创作及现象的评论,多是感性的认识及散乱的叙述,多是肤浅的泛泛之谈,多聚焦“是什么”的陈述而缺乏“为什么”的深究。其三,近40年来对当代书法的评论,缺少有分量有影响力的成果,对创作产生的影响力有限,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种现象是与当下书法繁荣发展的总趋势不相称、不协调的。
 
书法的评论与批评,须有三方面作支撑:一是评论家的专业权威性,这个权威性并非来自身居何职,有什么大师之类的头衔,或来自媒体天花乱坠的炒作,而是来自长期以来用“学术修为”自我塑造成的在业内人心中的专业形象;二是评论的客观性和鲜明的针对性,以其评论的客观准确真实而被人所信服;三是评论的真诚与善意,要敢于直陈己见,敢于针贬时弊,而其出发点是善意的、有责任心而无私利的,不把个人的恩怨带入严肃的学术研究之中,不义气用事、感情用事。此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共同支撑起了评论的公信力。
 

承继老一辈传统,做新时代合格书法家

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李一

回顾以前瞻,我们应该不忘初心,不忘老一辈书法家的卓越贡献和殷切期望。我们要向老一辈书法家那样热爱中国书协这个“家”,应该珍惜老一辈书法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学习老一辈书法家的开创精神和以中国书协为家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创拼搏,为书法事业尽心尽力;学习老一辈书法家在书艺上不断探索、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卓然独立、不断攀登的精神,进一步攀登艺术高峰;学习老一辈书法家文墨相兼、诗书合一,以书为骨、以诗为魂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素质学养;学习老一辈书法家热心公益事业,用艺术回报社会的家国情怀,进一步用手中之笔,为国、为民服务;学习老一辈书法家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中国书法家协会章程,追求高品位,追求人品与品的统一的优良传统,成为德艺双馨的书法家。老一辈书法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踏实的践行足迹,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进入新时代的书法家,尤其是有志向的青年同道,一定会努力进取,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书法家。书法家应该自信自重,书法家应该珍惜“书法家”的称号,严于律己,守住书法家的底线,用明德引领风尚,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