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国家画院庆祝建党100周年邀请展)明日开展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邀请展: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将于明日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一层国风堂开展。
展 览 前 言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决定了百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途径,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思想探索史,实事求是的实践史,是为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这100年寄托了中华历史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与对未来的希望。如今中国共产党正风华绝代地屹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一百年交汇处。
回首百年,并展望未来百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经典在新时代重新焕发了活力,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反映时代精神与面貌,并肩负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也恰是中国国家画院建院40周年之时。中国国家画院担负着为国家和人民创作优秀作品,发挥代表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并弘扬与推动中国绘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国家画院在2020年底即开始精心筹办多画种的系列专题创作与展览,作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的献礼。在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前提下,推出了“山河锦绣”“国泰民安”“百年风华”“千秋伟业”“和顺致祥”“时代画卷”“不负韶华”七个创作展与一个“百家争鸣”的理论文献集。在这个系列创作展览过程中,艺术家发挥出了爱党爱国热情与艺术创作的责任感。并把党史教育与这次创作相结合,遵循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鼓励艺术家更好地深入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精神源泉,并总结艺术规律。在这个活动中,艺术家通过写生、考察与文献阅读,把个人的创作方法与画院的创作任务相结合,反映建党百年的风云历史,讴歌时代精神,并在创作中提升个人的创作能力,大家认知到只有与时代精神同步伐的作品才能服务于人民,具有社会价值。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承担了这次“百年风华——花鸟画名家作品展”的创作任务。百名花鸟画家包含老、中、青三代,最大年龄为91岁。创作包含工笔与写意的方法。大家统一以2.4米×2米的大幅尺寸进行创作。创作内容就是为建党百年而做。“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回顾我党走过的艰辛奋斗历程,号召全党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时说到的。“百年风华”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的气质与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气质注重的不是历史场景的细节和具体人物事件,而是总体的精神风格,这种反映气象的创作方式契合了花鸟画寓意的创作风格。许多花鸟画家以松柏、青藤、竹、石寓意风华百年的雄姿,加之题款的注解,使得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传统创作方法有了时代新意;葵花向阳也是艺术家表现的主题;大榕树象征根深叶茂、不惧风雨。花鸟画的意象表达在这次创作中被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与主题内容。还有一些艺术家把革命历史实物与花鸟画题材相结合,也具有一定的浪漫意义。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创作时既注重内容的主题性,也考虑到创作方法的时代性。由于参与创作与展览的艺术家是各个艺术单位及地区的代表,所以这次活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花鸟画的创作面貌,能基本体现出当代花鸟画的探索方向。对下一步花鸟画的创作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观、历史观与审美观的视觉表达,花鸟画是其中重要的一科。中国画是一条山脉,从传统延绵不断发展至今。而花鸟画因为有了徐渭、陈淳、朱耷、虚谷、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存在而成为这座山脉中最险峻的高峰。花鸟画的发展从初期两宋的格物描绘到注重个人精神的传统写意文人画表达。而发展至今更有了对时代明德的责任。新时代赋予了花鸟画以时代精神,赋予了花鸟画守正创新的无限可能。中国共产党风华百年的历史意象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这种精神力量将领导中国人民走过千山万水,迎来百花争艳。
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郭石夫 《祖国万岁》 240cm×200cm 2021年
张立辰《柱石》240cm×200cm 2021年
郭怡孮《燎原》240cm×200cm 2021年
霍春阳《青竹图》 240cm×200cm 2021年
贾广健《紫云霞蔚》240cm×200cm 2021年
邢少臣《和平万岁》240cm×200cm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