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纽带 — 多伦国际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老秋
16日至27日,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主办,艺术的纽带组委会协办的 “艺术纽带 — 多伦国际当代艺术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澳洲等地22位知名艺术家的绘画、装置、摄影作品。
据策展方介绍,本次展览系“艺术的纽带——当代艺术国际交流系列展”的第三站,将以更为包容和开放的姿态来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参展,并旨在以艺术为连接各地、各国艺术家乃至爱好艺术的人们的精神纽带,让艺术超越物理的阻隔、超越物质的差距、超越语言的障碍,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促进艺术家之间的友谊和造诣的切磋。
艺术家范钟鸣在展览序言部分指出,艺术的纽带不仅仅是艺术家与艺术家,人与人的连接,同时也是连接人与物,今人与古人,物与物等所有的事物的一种联系。在社会分工、学科分类、人众分群,所有事物都越分越细,越来越割裂的今天,我们艺术家把艺术作为一条纽带,将原本一体的东西连结起来。
是次展览,范钟鸣的《尚未命名2017年春》就表现了艺术家在关注社会现实、文化观念、语言更新的同时,也在关注艺术家的内心的写照与日常的审美体验,通过最日常的表达呈现出对不同文化更内在的思考。其作品以一种“混沌之象”的视觉感受去探讨艺术家内心的潜意识,或是说内心的真实。通过感觉的逻辑,对具体物象的抽离,非线性的痕迹涂抹,让脑中的混沌图像进行现实图像的对接。脑中世界的自由驰骋,呈现出宇宙的洪荒,以像素般的颗粒呈现,让人窥视内心世界的真实与困惑,折射出混沌的真实社会现象,像是电影片头某一帧的闪屏模糊,让人去探求模糊背后还原或即将呈现出的具体的图像内容,引人入胜。
在是次参展的22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中,蔡小松的两幅作品令不少参观者驻足,其作品以半抽象式山水巧妙捕捉大自然的精髓与真义,不为外在形体所限,别有韵律,“虽然抽象,却很悠远,看完后感觉整个人从心底安静下来了。”
蔡小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因为经常埋头于工作,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展览机会,特别是上海,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借此机会向亦师亦友的同道中人汇报一下近况。”他指,这两件作品分别借展于美国和上海的两位藏家,作品是5月份苏富比(香港)个展的新作。作品基因原则上还是比较保守的,只是在内容与形式的表达上期待更进一步,让古老的水墨丹青换发新的朝气。
在蔡小松看来,当代艺术有两个概念,一个简单点一个复杂点,简单的就是时间概念,当下。复杂点就是质疑过去,呈现现在,判断未来。大白话也叫“创新”,是一切进步的标志,当然也会泥沙俱下,所以“破旧立新且有礼有节,闻所未闻需有根有据”才是道中真典。他称,中国正经历着又一轮“三乡巨变”,无论是认知价值还是社会环境正在从一片茫然中走出,趋向越走越好是基本共识,人们期待自己拥有伟大的艺术时代,期待拥有美丽的城市乡村处处赏心悦目,期待拥有良善的人间关系时时和颜悦色。
据悉,“艺术的纽带”系列展览将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劲东风,走进中国各大城市美术馆,并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上的各国美术馆中绽放异彩。(完)

蔡小松作品 记者夏微摄

参观者驻足感受艺术魅力 记者夏微摄

范钟鸣作品《尚未命名2017年春》 记者夏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