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华夏——中国50位当代美术名家艺术精品展”在南京隆开幕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老秋
5月23日,由江苏省企业文化发展中心和中艺财富画院联合主办的“笔墨华夏——中国50位当代美术名家艺术精品展暨中国(江苏)艺术品交易创新研讨会”活动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展示现阶段我国美术事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繁荣发展,展览从23日展至31日。

开幕式现场嘉宾云集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罗一民,江苏省委农工部原部长、南通市委原书记、著名经济学家吴镕,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陆国庆,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岷峰,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银管部原副巡视员谢宏,南京市金融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胡明东,江苏省文联工会主席万来存,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刘建,国家博物馆创作室美术师陆天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专职画家崔进,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方向,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艺财富画院院长沙水兵等。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中艺财富画院院长沙水兵作报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一系列利好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密集出台,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6年6月28日,文化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把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国民经济第三经济支柱产业的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要求。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刘建发言

刘大为《塔吉克新娘》
作为一家具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传统文化企业,中艺财富根植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致力于名家书画、珠宝玉器等艺术品的经营与收藏,先后获得 “中国十大慈善企业”、“中国(行业)十大领军品牌”、“文化艺术金融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中艺财富以党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方针为指导,以“弘扬优秀文化,建设文化中国”为宗旨,以“让艺术走近人民”为理念,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目前,中艺财富签约国内著名艺术家有一千二百多位,收藏作品四万多幅,本次展览共遴选出刘大为、杨晓阳、龙瑞、刘文西、何家英等50位艺术家的100幅精品力作以飨观众。参展艺术家均来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两大组织机构,为当代美术界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中艺财富希望藉此展览能打造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达到提升人们文化品位,引领社会风尚向上向善向美的“致广大”的目标,“让艺术服务于人民”。

龙瑞《夏日山居》
众所周知,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品属于一种奢侈品,消费资金门槛较高。古今中外,艺术品消费都是有钱有文化者的专利,距离普通百姓十分遥远。尤其是在国内市场上,拥有较高身家的高净值人群是艺术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让艺术走近人民大众,帮助艺术家和广大的艺术品爱好者将财富积累转化成真正的中国社会进步,中艺财富经过十多年的摸索、积累和创新,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产业链,中艺财富艺术品“1+3”交易创新模式。这一模式除了拥有一个艺术品众筹模式,相配套的有三个服务平台:首先,是互联网+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共有六个主题服务板块,即网上商城、网上拍卖、网上微购、网上博宝、网上租赁、网上众筹;其次,是艺术衍生品销售服务平台,包括1个国际一流的名家书画数码版画中心,1个文化酒生产基地;第三,是艺术品商城服务平台。在北京、上海、南通、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建有6个大型艺术品商城。

李宝林《苍山古韵》
这一模式依托丰厚的艺术收藏资源、先进的科技设备和丰富的创意设计内涵,拓展艺术作品传承利用途径,促进艺术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服务。开发了一系列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艺术衍生品,包括有艺术与人们日常消费品相结合的文化酒、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创意礼品等。这些艺术衍生品,既打破了艺术精品高价格和唯一性的局限,拓展了艺术的发展空间,丰富了普通人的艺术生活,又实现了人们买得起,让人们进入艺术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让艺术真正融于生活,走近人民。同时,集文化艺术、艺术科普、参观游玩、购物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大生中艺小镇、中艺农业嘉年华正在建设中。
“1+3”交易创新模式把艺术品相关产业紧密连接在一起,它不但是一种文化的延伸,更是财富符号的延伸,而且也是探索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重构文化创新、创意新优势,优化文化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产业提质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将对整个中国艺术品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苗再新《幽思》

尼玛泽仁《一路飞歌》

卢禹舜《天地大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