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康先生九十周年诞辰文献展在京开幕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网络
北京12月24日 “为学为师,求实求新——纪念大康先生九十周年诞辰文献展”23日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隆重开幕。“为学为师,求新求实”,是书法家、篆刻家、古文学家康殷(大康先生)在1996年亲笔为首都师范大学写下的校训。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在开幕式现场致辞中说,作为当代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位学者,在大康先生73年的传奇人生中,他始终保持荣辱不惊的心态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做到了很多旁人难以做到的事情。作为首都师范大学的优秀校友,大康先生擅杂技百工,书法、绘画、鉴定、古文字、篆刻、象牙、漆器、戏曲等,出版了很多古文字学的著作。
除此之外,他与妻子两人历时三十余年编撰篆刻大型工具书《印典》等,更是成为篆刻领域内的重要工具书。大康先生的书法百种面貌,各有特色。整体来讲,大康先生的艺术成就开宗立派,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将秉承优秀校友大康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发扬和传承大康精神。
北京书协副主席杨广馨说,此次展览带有很强的正能量,大康先生是当下很多书家以及书法爱好者非常崇拜的领军人物。几十年来,他在书写、篆刻和绘画以及理论研究中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材料和素材,尤其是我们即将成立的京派书法艺术中的佼佼者。在这次展览中,虽然作品不大,但是内容丰富,是近来书法家作品展览中比较凸显的一位,这足以证明大康先生的艺术成就。大康先生的学术成果对于当下来讲有一种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下的书风、创作来讲最为重要。
清华大学教授李燕盛赞大康先生,他认为大康先生是少数的在有生之年就值得铸铜像的学者之一。他说:“其实康先生并没有把书画刻印当作是大事,他把百分之八九十的时间都用在了学术研究上,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鉴定学、古文字学以及玺印学等,尤其是在古文字学和玺印学中,成就最高,可以说是与古代大师比肩而无愧的。”
大康先生的学生代表、故宫古书画部主任金运昌说,康先生以书画篆刻最为世界所知,这次以文献展的方式来做这个展览,是想让大家看看老师的庐山真面。展览中看到的很多著作,条件有限,都是手写的,手工活,一点点抠出来的。展览中我们看到很多康先生的著作,那个时候条件有限,里面的文字和图片都是康先生一点点抠出来的。
可以说,康先生著作等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先生和坎坷命运斗争的倔强身影,也正是在这样深厚的基础上,滋生了康先生的艺术创作,厚积薄发。我们现在都在反对浮躁的学术和创作氛围,那么如何做到淡泊,看看康先生就知道,看看康先生的学术功底就知道了,这是我们后学应该要好好向康先生学习的地方。
开幕式上,家属代表、学生弟子还向首都师范大学捐赠《大康》——康殷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献特辑一书。
本次展览旨在使更多的人们了解大康、了解大康艺术;熟悉大康,熟悉康氏艺术学;深刻理解大康先生所书首都师范大学校训:“为学为师,求实求新”之内涵、真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更多的人们学习大康艺术,弘扬大康精神,宣传大康先生的学术思想,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振兴与发展、光大而努力奋斗。
本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文联、北京书法家协会、沧海印社、畅读网、大康学社筹备委员会共同主办,大康艺术网与北京市各区书协协办。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畅读网CEO韩颖先生,首师大美术学院院长韩振刚先生,北京书协副主席孟繁禧先生,杨广馨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张辛先生,大康先生弟子、故宫古书画部主任、中国书协理事金运昌等专家学者近二百人参加展览开幕式。
相关链接:
康殷(1926年—1999年),别署大康,是中国当代古文字学家、古玺印专家、篆刻家、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曾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员、中国书协顾问、北京印社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辑有《汉隶七种选临》《郑羲下碑》《张猛龙碑》《隋墓志三种》《古图形玺印汇》及友人手拓《大康印稿》,著有《古文字形发微》《文字源流浅说》《古文字学新论》《说文部首诠释》,积40年心力编纂成中国第一部古印玺全集《印典》廿四册,集古印之大成,获“国家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