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斯库利中国巡展广州站9月启幕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admin
肖恩·斯库利被著名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评论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油画大师之一”,亦被伦敦『金融时报』评论为“与历史上那些用绘画赋予人类愉悦感、探索人性重要价值的艺术大师并驾齐驱。”肖恩.斯库利曾受邀在超过150个世界顶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览并被永久收藏作品,包括大都会美术馆、伦敦泰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路德维希博物馆、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圣索菲亚美术馆、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等等。肖恩.斯库利于1989年和1993年两次获得英国『特纳奖』提名。
展览名称『抵抗与坚持』取自肖恩.斯库利出版于2006年的同名文集,这是艺术家对自我信念和精神的总结。正如策展人菲利普·多德所说:“在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肖恩.斯库利自认的‘双重身份性’一直与其使用的语言相纠结,使他在艺术创作中坚持抵抗所谓的(包括他自己的)创作的正统性,并且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元素。作家乔伊斯在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留下这样一句经典“此即人人”,这用来总结肖恩·斯库利非凡的艺术,是最恰当不过的。”
展览既是艺术家生涯的全面回顾和个人自传,也为观众了解战后西方绘画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多幅作品来自2015年的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个展,几乎所有作品均在国际重要博物馆展出过。展览将观众从1967年带到2015年,可以直观感受到艺术家如何参与到艺术史进程之中。斯库利发展了马蒂斯、蒙德里安、罗斯科的艺术传统,融合了欧洲油画传统和美国抽象主义的鲜明个性。在展览上可以看到肖恩.斯库利从学生时期初获美术馆收藏的作品、早期在纽约创作的极简主义绘画,到1980年代给予抽象艺术重新定义的力作、后期的『路线』系列等等,以及2015年被伦敦『金融时报』评论为“肖恩.斯库利从未比在威尼斯之石中表现更好”的威尼斯双年展期间个展作品。 值得特别关注的作品包括向爵士乐大师迈尔斯.戴维斯『蓝色调调』专辑致敬的十联绘画系列『红色调调』(2013)、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市现代博物馆借展的油画『微暗的火』(1998)、2015年的四联新作『四日』(2.794 x 5.423米)等等。现场还将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私人物品柜,展示了空手道腰带、拳击手套、旧皮鞋、颜料管等肖恩.斯库利的私人物品,以及莫兰迪、委拉斯贵兹、蒙德里安等人的画册、乔伊斯、王尔德小说等珍藏书籍。艺术家受早些时候的中国之行启发,特别创作了大型雕塑作品《中国堆砌》(15.24米、宽6.1米、高3.66米)将首次在户外展出。
肖恩.斯库利著作集及访谈选集『内在』(INNER)中文版将配合此次广东美术馆的展览正式出版。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以来,斯库利的文字活力与他的视觉表现力并驾齐驱,和他的艺术一样引人注目。从思考随笔到关于如梵高、莫兰迪和罗斯科这样的艺术家的长篇沉思录,文章形式各异。斯库利的文字因粗犷的抒情和轻松惬意的格言短句而形成鲜明个性,336页的文集中收录了近两百篇文章,为过去半个世纪最迷人的艺术想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这里,读者会发现一个心灵在不屈不挠地角力,关于艺术的深层问题、文化历史以及身处当代世界作为一名创造者意味着什么。『内在』将于9月4日在广州方所进行新书发布、签售和艺术家讲座。
雕塑作品《中国堆砌》(15.24米、宽6.1米、高3.66米)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菲利普·多德曾任伦敦当代艺术中心(ICA)总监,最近被『艺术与拍卖』杂志提名为“艺术界百名创新者”之一。他曾担任达米安·赫斯特、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小野洋子、史蒂夫·麦奎因等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大师展览的策展人。他写作和编辑过多本有关艺术、文学和电影的书籍,著述书籍包括『相对价值:艺术价值是什么?』等。他被伦敦『卫报』评为同时代最好的两位文化批评者之一。
展览已配合出版一本扎实的图录『抵抗与坚持』,除策展人菲利普·多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为展览专门撰文外,还收录有肖恩.斯库利的艺术评论。除肖恩.斯库利著作集和访谈选集,阿瑟.丹托所著『肖恩·斯库利评论文集』中文版将于冬季出版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