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李虹霖 拍卖 秋拍 收藏

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拍卖 > 作为教师和策展人的高居翰

作为教师和策展人的高居翰

来源: 作者:

  高居翰先生的学术生涯轨迹和20世纪中后期中国艺术史 在美国学科化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大体重合,甚至可以说前者引领着后者。审美情趣和研究重点经历了从宋代宫廷画到宋以降文人画,再到所谓“正史”之外画作的 两次转变。这些是他个人的转变,也是学术发展的转变。2010年出版的著作《致用与娱情的图像》和2013年在伯克利美术馆的展览“红妆丽影:中国清代美 人图”可以说是他生前给予“美人图”这种被长期忽视的重要绘画类型充分关注的最后举动。他的研究和他参与的展览始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之外,作 为展览学术指导、为展览图录撰写文章,也是他工作的常态之一。

  事实上,高先生拒绝只读书本、专信文字,基于艺术史的特殊性,他的治学精神从作品出发。作为老师,他也很重视帮助学生通过接触实际作品强化专业认识、深 入专题研究。他自己有非常好的私藏,除了假日里组织同学们到他家里看画,伯克利美术馆是他最常利用的资源和开展教学的场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他的两门研究生研讨会课程衍生出来的两个展览,再一次证明展览与学术研究及教学的互动关系:

  首先是1971年的“灵动山水:晚明中国画”展览,其中引申出的西洋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等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山外山》中介绍苏州画家张宏时以及在《气势撼人》介绍吴彬时都对这个课题有更进一步探讨。

  另一个展览是1981年的“黄山之影:新安画派绘画及版画”,形式上是对“灵动山水”的延续,都是以研究生研讨课为基础。当时参与课程的学生安雅兰、杜 柏贞、徐澄淇、张珠玉、小林宏光等、包括参与“灵动山水”的白瑞霞(接替高居翰伯克利教职)现在都已成为中国艺术史在海外研究的领军性人物,可见其展览与 教学相长的授课方式之有效性。

  高居翰对日 本南画的兴趣由来已久,1972年,他策划展览“日本的文人画家:南画”,从日本借来作品,首次向美国东西岸观众呈现了18世纪日本南画流派的主要创作风 貌。上世纪90年代的《诗之旅》一书中,他对“诗意”这个概念进行了纵横中日的探讨,再次涉及江户时期日本南画,也是展览与研究相促进的案例。1982年 的“宋元画:在日本被收藏和珍视的十二至十四世纪中国绘画”展览中,高居翰利用伯克利美术馆现有藏品、自己私人藏品以及从日本借来的作品,展示了在日文里 被称为“宋元画”的一类中国绘画。在去年洛杉矶郡立美术馆的“日本藏中国绘画”特展中,30多年前“宋元画”的展览图录被摆放参阅,可见其长久的学术影响 力。

  “中国水墨画的新维度”是1991年 明德学院的一个特展,高居翰先生撰文《新国画:今日中国的中式绘画》。虽然他对于部分现当代中国艺术作品持保留意见,字里行间却丝毫不掩藏他对于“有精英 情调的”、“表现涵养的”、“新文人画”的偏好。此展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在北美的早期展览之一,也是高先生难得参与的现代展。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