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聪《矿工图》组画 表现性水墨再现“民族血
来源: 作者:
周思聪《矿工图》组画 局部
周思聪的《矿工图》组画是20世纪表现型水墨画的代表作,也是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的又一部揭露侵略罪恶的人道主义力作,《矿工图》组画的创作受到了日本丸木夫妇的《原爆图》的影响。
周思聪(1939—1996)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早在中学时代,周思聪就深深地被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珂勒惠支笔下那些痛苦、扭曲的人物所打动。1956年,日本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的《原爆图》展出于北京,那些畸形的受难者的形象更使周思聪震撼不已。对世间残暴的强烈控诉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热望使她创作了组画《矿工图》。
有着坚实的写实能力和深厚的笔墨功力的周思聪,在60年代就创作了非常杰出的写实水墨人物画作品,70年代末更以《人民和总理》一画而赢得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此画亦成为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新时期来临之际,周思聪没有一味沉湎于写实技巧的炫耀之中,而是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她自称“宁愿做个步履蹒跚的初学者”,也不愿在写实体系中“像拉磨的驴子在踏得稀烂的轨道上盘旋”。80年代初,她开始关注西方现代流派的美术,并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自由创造的精神以及平面构成和抽象造型的原理,创作了表现型水墨的转折性作品——《矿工图》。该组画以分割的画面和重叠的形象喻示了重压下支离破碎的灵魂,强化了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中国矿工受难者无尽的创伤。在造型上,她吸收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大胆地进行夸张和变形,墨色焦黑干涩,形象粗硬扭曲,构图方正满密,矿工的苦难溢出纸外,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昭然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