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书法院首届学术交流展暨论坛在长沙开幕
来源:湖南美术馆、书法报等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5月26日上午,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湖南省书法院主办的“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首届学术交流展暨论坛”在湖南美术馆举行。
	
	      本次活动以镌刻于浯溪碑林的《大唐中兴颂》为主题,系统深入研究颜真卿书法艺术。活动自征稿以来,共收到论文74篇,选出5篇获奖论文,14篇优秀论文。同时还邀请了30余位全国书法名家和30多位省内名家,共计126件作品参展。
	 
	      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中国书协原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中国书协理事、宁夏书协原主席郑歌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观·书画家》杂志主编胡传海,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辑姜寿田,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洪厚甜,中国书协原理事、湖南省书协副主席陈羲明,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湖南省书法院副院长谷玮,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部主任、硕士生导师肖文飞,荣宝斋美术馆馆长王祥北,文化部青联委员、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晏小斐,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理事李国胜,山西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书法院研究员刘瑞鹏,海南师范大学书法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颜以琳,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秦祥程,宜春学院书法艺术学院讲师、江西省书协学术委员宋立,书法报社总编辑、《书法报》执行主编毛羽,《中国书法报》社长助理朱中原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书法理论家参加了论坛。
	
论坛从开启颜真卿书法研究的当代意义、颜真卿书法美学意义,以及鲁公变法出新意之“新”三个维度对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获奖论文名单
| 
				 姓名  | 
			
				 论文名  | 
		
| 
				 宋立  | 
			
				 《大唐中兴颂》石刻版本研究  | 
		
| 
				 刘瑞鹏  |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书风源流考述  | 
		
| 
				 
					罗林汐子  | 
			
				 
					论蔡襄对颜真卿的书法接受——  | 
		
| 
				 康佳琦  | 
			
				 
					从元代鉴藏活动看颜真卿书法  | 
		
| 
				 周平  | 
			
				 浯溪摩崖《大唐中兴颂》的左行布局与平阙考略  | 
		
	
	优秀论文名单
| 
				 姓名  | 
			
				 论文名  | 
		
| 
				 
					周正  | 
			
				 谭延闿对颜真卿书法流派的继承与拓展  | 
		
| 
				 
					周再新  | 
			
				 唐五代颜真卿书法的经典化  | 
		
| 
				 蔡璐佳  | 
			
				 唐代儒学思想视阈下书法艺术的审美改变初探——以颜真卿中晚期作品《大唐中兴颂》为例  | 
		
| 
				 李璐  | 
			
				 从《大唐中兴颂》看颜真卿楷书对明清书法的影响  | 
		
| 
				 蒋三雄  | 
			
				 试论《大唐中兴颂》中呈现的“序”“法”意识  | 
		
| 
				 
					杜立  | 
			
				 地方碑铭书写中的文化传播——以浯溪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为中心  | 
		
| 
				 秦祥程  | 
			
				 “拙”的壮美典范  | 
		
| 
				 胡涛  | 
			
				 从《瓻翁题跋》看民国时期湖南的学颜观念  | 
		
| 
				 刘铎  | 
			
				 《大唐中兴颂》在明代颜体楷书中的地位研究  | 
		
| 
				 邓景增  | 
			
				 黄庭坚与何绍基的“向”与“背”——以《大唐中兴颂》为例  | 
		
| 
				 周卓然  | 
			
				 《罗婉顺墓志》书风渊源论考——兼及颜真卿早期取法相关问题研究  | 
		
| 
				 
					王书峰  | 
			
				 唐至北宋对颜真卿与徐浩品评与接受献疑——兼及苏轼汲取颜真卿、徐浩书法矛盾问题之辨析  | 
		
| 
				 白昕霞  | 
			
				 颜真卿书学、家学所见颜、殷两姓数世联姻关系考  | 
		
| 
				 张曙光  | 
			
				 清代书法视域中的《大唐中兴颂》  | 
		
	
	论文入围名单
| 
				 侯开嘉 陈庆  | 
			
				 《颜真卿善草书的辨析》  | 
		
| 
				 
					周平  | 
			
				 颜真卿能否亲至浯溪考  | 
		
| 
				 杜啟涛  | 
			
				 由险绝复归平正——从《大唐中兴颂》看颜真卿楷书的风格转变  | 
		
| 
				 蔡子昭  | 
			
				 在场、媒介与章法——《大唐中兴颂》创作的相关问题  | 
		
| 
				 叶映玲  | 
			
				 《大唐中兴颂》书风形成因素初探  | 
		
| 
				 殷麒鹏  | 
			
				 《罗婉顺墓志》视域下“颜氏家样”的创变与成型——兼及撰文者李琎与颜真卿早年书名的隐显问题  | 
		
| 
				 
					孟安康  | 
			
				 明代刻帖对颜真卿道德形象的构建——兼及晚明士人“求真”、“救世”理念  | 
		
| 
				 刘耀桢  | 
			
				 《大唐中兴颂》与“鲁公法书第一”论——《颜真卿善草书的辨析》  | 
		
| 
				 
					王美媛  | 
			
				 《颜真卿书风及其评价的再认识》  | 
		
| 
				 
					杨帆  | 
			
				 颜真卿“援篆入楷”新证——以《颜氏家庙碑》为例  | 
		
| 
				 夏楚婷  | 
			
				 从浯溪碑林碑文内容看颜真卿书法家身份的建构  | 
		
| 
				 夏生虎  | 
			
				 基于书法文化景观视阈下《大唐中兴颂》探微  | 
		
| 
				 徐诗雨  | 
			
				 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由《大唐中兴颂》谈颜真卿楷书风格演变  | 
		
	
	展览现场
	
	
	鄢福初《屐分·水涨》对联 186cmx70cm
	
	
	白砥《临鲁公中兴碑》 138cmx69cm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免费开放,观众可通过湖南美术馆公众号提前预约观展。
	
	(现场图片综合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