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明日将在浙江临海举办
来源:文物之声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文以续脉,物以载道。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是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结合传统工艺,实施全方位的保护修复,使其病害得以消除、劣化得以控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使文物价值得到恢复、提升。
为推动博物馆文物修复事业的发展,将举“‘华光重现’——馆藏文物修复成果展暨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将于5月20日在浙江临海市博物馆举行。
研讨会将特邀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杨小林,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教授奚三彩,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院长张岚,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郑幼明等多位文物修复领域的顶尖专家参与。
研讨内容涵盖纸质文物、金属文物、漆木器、瓷器等多种类别的文物修复,是一次范围广、程度深、权威性较强的学术讨论会。
5月21日,“华光重现——馆藏修复成果展”也将在临海市博物馆开幕。
华光重现——馆藏文物修复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1年5月18日-6月20日
展览地点:临海市博物馆1楼第1临展厅
临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县,孙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设临海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台州,置县设郡已有2100余年,是浙江省首个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市,素有“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美誉。“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紫阳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戚继光抗倭所城桃渚城、唐朝龙兴古寺、宋代东湖园林、唐宋元巾山群塔及骆宾王祠、郑广文祠、台州府文庙等古迹星罗棋布。
临海市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台州专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馆址初设于台州府文庙之内,后辗转于红楼、东湖等地,现坐落于临海市灵湖风景区西北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馆藏文物逾5万件,涵盖青铜、书画、陶瓷、金银玉器、古籍等,文物收藏量居台州各地之首,在浙江省内地方博物馆中亦居于前列。馆内设有历史、翼龙、民俗、卢乐群艺术馆四个常设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另有东湖碑林常设,是了解台州历史文化、浙江翼龙奥秘、临海乡风民俗、书法艺术魅力、金石翰墨风采的最佳窗口。
临海市博物馆自2018年新馆开放之初,就把文物保护修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浙江省文物局的指导下,在省市博物馆的支持下,遵循“原真性”、“最小干预”、“可逆性”和“可辨识性”原则,有计划地开展馆藏文物修复工作。三年来,陆续修复馆藏书画、青铜、古籍等各类文物300余件。
此次展览是对临海市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同时,借此机会向社会公众普及文物保护修复知识,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
5月21日,还将举行“唐诗之路 追梦临海”文创产品设计征集活动颁奖仪式及获奖作品展,汇报文物创新利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