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快讯 > 湖北发掘一商代铸铜遗址 堪称青铜时代“重工业基地”

湖北发掘一商代铸铜遗址 堪称青铜时代“重工业基地”

来源:新华网、荆楚网等 作者:编辑:中国书画网编辑部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宣布,位于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遗址东北方向约20公里处的黄陂鲁台山郭元咀遗址,发现千余平方米的铸铜遗址,出土大量熔铜器具、原料及燃料等冶铸遗物,系迄今所见长江流域商代最大的铸铜遗址,并呈现了一个较完整的手工业操作链的商代“铸铜生产作坊”。

湖北发掘一商代铸铜遗址 堪称青铜时代“重工业基地”

      郭元咀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包含屈家岭时期、商代、西周、东周以及唐、宋、清代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商代遗存最为丰富、发现最为重要。
 
      郭元咀遗址约3万平方米,现存铸铜遗址约3000平方米,用于铸铜的人工台基,面积约1120平方米,距今3300年左右。台基中已发现炉基10余个,另有灰烬沟、粗砂坑、陶范坑、工棚柱洞及因冶铸活动而形成的烧土面等遗迹。该遗址还出土大量冶铸遗物,其中,坩埚壁残块数量达80余件,陶范达120余块,石制、铜制生产工具105件。“其中一块陶范经复原研究,发现其直径达25.6厘米,表明可用来铸造大件青铜器。”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该考古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其一、郭元咀遗址的商代遗存十分丰富,年代相当于殷墟一期前后,对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揭示了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其二、发掘出土了大量与铸铜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是长江中游地区近年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铸铜遗址。发现的各类铜渣、陶范、坩埚壁碎块及炉基表明,该遗址中至少包含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陶范浇铸三类冶金生产活动,初步确定了与熔炼、浇铸环节有关的几个手工业操作链,即就地制范、制沙淘选、筑造炉址、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陶范浇铸等。
 
       其三、初步揭示与洹北商城、殷墟遗址的密切关联与差异。郭元咀遗址出土的铜器及铜渣样品以高放射性成因铅为主,与洹北商城等都邑的金属资源一致,遗址出土的陶范质地较为粗糙,烘制程度低,也与洹北商城陶范相似,但显微物相分析表明范土中常见多硅白云母等矿物,对应于遗址周边高压变质带地质环境,化学成分FeO、Al2O3含量较高,材料来自本地,这些分析工作对认识南方地区商代青铜器的资源与技术来源具有重要意义。郭元咀遗址作为滠水流域下游一个重要的商代铸铜遗址,也为研究中原商人水路南下的路径以及南下后形成的据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其四、按窝鼎足等遗物的出土显示,郭元咀遗址与大路铺文化存在交流,暗示此地出土的铸铜原料或来源于鄂东等地的长江铜矿带,对揭示殷墟一期之后的青铜铸造活动的组织形态、原料的运输路线等青铜时代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其五、在商代铸造活动核心区的东北部发现的烧土遗迹,可能是商代铸铜场所废弃或铸铜规模缩减后另一个与铸铜相关的遗迹,而且在商代铸造台基西部边缘上形成的周代墓葬也有可能是这个遗址上最后一批铸铜活动者的墓葬。这两个可能的疑点为讨论继商人之后周人是否曾继续在此进行铸铜活动提供了可遐想的研究空间。
 
       其六、该铸铜遗址中发现的少量西周早期的遗迹和遗物,从年代和器物形制看,与此前鲁台山的重要发现有某种关联度,对探讨“长子国”族属和源流提供了可能。(1977年—1978发现的鲁台山古墓葬群,曾是全国考古历史学界的“热点”,当时有学者称,M30墓应是长子国的国君墓。鲁台山西周早期墓地的发现意义重大,这对于研究成、康时期周王朝对南方地区的分封与管理提供资料。)此外,以前研究长江流域与中原互动,更多关注随枣走廊,结合上世纪鲁台山发现的西周早期高等级墓葬及“长子”铭文铜器,和最新考古发现看,经滠水到淮河的线路,也是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线路。作为金道锡行重要节点的鲁台山地区,是与中原互动的重要区域。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