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拍卖 收藏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今日快讯 > 快讯 >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来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文 作者:单颖文 责任编辑:中国书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展出《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这是首次全面反映上海14年抗战历史过程的主题展览。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此次展览以上海人民的抗战精神为主线,分“全国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侵华日军法西斯暴行的重创地、对日作战的军事战略要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抗战文化的发祥地、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7个部分,以呐喊、炼狱、硬土、堡垒、怒吼、同盟、凯歌为题,再现上海抗战的峥嵘岁月,讲述上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展览共展出1690件珍贵文物,其中有《申江战焰图》、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上海市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十五周年大会”签名轴等50余件独一无二的重要文物,陈诚在“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与战地指挥官往来的电文、上海孩子剧团成员撰写的回忆手稿等30余件珍贵文物系首次亮相。
 
      展览引入沉浸式4D体验、光影艺术装置、主题变幻雕塑、构建情景化空间等国内领先的展陈手段和技术,亮点频现,让观众在互动中与厚重的历史“对话”。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沉浸式4D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

      在实景还原的百年老屋中,听着呼啸的警报声,看着窗外的冲天火光,伴着炮弹爆炸声引发的剧烈房屋震动,趁着夜色冲入“大雨”逃难……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介绍,主题展一大亮点——“淞沪抗战”沉浸式4D体验展项,将“雨屋”等当前最时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城市元素融入历史展陈中,使参观者的听觉、视觉、触觉、体感与场景还原相结合,仿佛置身“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通过立体场景还原,结合背景画、艺术雕塑、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三维图形图像动画技术等,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

      此外,随视角移动切换成“拿笔的手”或“握枪的手”的主题变换雕塑“怒吼”,也让人印象深刻。这一展品首次将变幻雕塑的创作概念引入展陈设计,以同样的线条作为载体,交替呈现两种不同的图像,意在传达民族危亡之际,文人“以笔为枪”发出怒吼,誓死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和顽强意志。
 
      展览最后是14米长、3.5米高的巨幅文献式全景油画《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此作将宪章内容等直接印刷到油画上,体现了对史实的尊重,并赋予画作庄重与历史感。此作也将永久保留在此。

     据介绍,目前上海展示抗战题材的纪念馆有以展示某一重要战斗或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场馆,如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金山卫抗战史料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也有以展示重大战役为主的纪念馆,如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但还没有全面展示上海抗战全历程的主题纪念馆或主题展览。此次主题展,构成了完整的上海抗日战争主题纪念场馆体系。
 
      据悉,布展前,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邀请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档案馆、高校和知名抗战史专家,多次就基本展陈内容进行反复论证。同时,依托与沪上各高校、上海党史学会、新四军研究会等的长期合作,最终征集到了许多珍贵文物、史料。
 
      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抗战研究会会长张云看来,上海是中国抗战的战略重镇,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前期中心,是全面抗战的重要战场,是中国抗战文化的发祥地,是国际互助的桥梁和纽带。此次主题展不仅是对上海抗战历史的普及教育,也是对上海抗战精神的弘扬。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展体验,人们将感受到上海抗战精神所具有的伟大感染力。对“四史”学习教育而言,该展览更是一部既有厚实历史感又鲜活生动的教科书。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本次展览十大亮点:
 
     1、巨幅文献式全景画《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中国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局部)

      画家李斌创作的这幅14米长、3.5米高的作品,融合史学与美学元素,让观众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速读初建联合国的概况。李斌告诉记者,自己为这个主题已经酝酿了多年,为此寻找了几乎每一个代表团签署联合国宪章的照片,并寻找每一个重要人物单独的画册、大量的照片,还专门请了学术顾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体会这段历史。希望把繁杂的历史事件,以一种既普及化又有学术性的方式,有艺术感染力地带给今天的年轻人。
 
      2、《申江战焰图》
 
      该绢画为日本工兵大佐高桥胜马于1933年秋所画,描绘了当时宝山庙行镇在历经一·二八战火洗劫后的惨烈场景。原无题,现名为温州名流叶曼济所题。由著名作家叶永烈捐赠。另画面上还留有叶志超(叶永烈父亲)所题七绝两首及注释。
 
      3、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 石南阳(石美瑜之子)捐赠
 
      抗战胜利后,194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追捕和审判日本战犯。1946年2月15日,成立了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简称为南京军事法庭),直属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庭长:石美瑜,主任检察官:王家楣,陈光虞、李波、徐乃堃、高硕仁、施泳等为检察官,陆起、李元庆、林建鹏、叶在增、孙建中、龙钟煌、张体坤等为审判官,统一审判由中国驻日代表团引渡和从全国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乙级和丙级战犯。其中审判了南京大屠杀的首恶、曾任日本第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的谷寿夫,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酒井隆,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等战犯,最终将他们处决。这把日本陆军九八式军刀系南京军事法庭审判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时的呈堂证物。
 
      4、上海孩子剧团成员撰写的回忆手稿 陈模(原孩子剧团成员)捐赠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9月3日,在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由一群年龄在8至16岁的孩子组成的孩子剧团在上海恩派亚大戏院(即后来的嵩山电影院)正式成立。孩子剧团的成员年纪都不大,却有着严明的纪律和完善的组织机构,他们运用表演和歌声做抗日武器,唤醒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参加抗战。上海沦陷后,孩子剧团22人离开上海,在1937年至1942年的5年时间中,行程一万六千余里,足迹遍布了苏、皖、豫、鄂、湘、桂、黔、川等八省区的57个县市,演出了500多场次,有45万人看过他们的戏,听过他们的歌,为中国抗战戏剧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被茅盾赞扬为“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这是原孩子剧团的成员们所撰写,多反映1938年至1940年抗日期间孩子剧团所经历的一些排演、宣传等情况的回忆手稿。
 
      5、张明曹原版手拓木刻连环画《仇》
 
      张明曹(1911-1978),浙江温州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张明曹回家乡温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用饱满的战斗激情和浓郁的艺术力量,以犀利的刻刀,揭露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硝烟下的民众高涨的抗日斗志。1938年创作有木刻连环画代表作《仇》,以二十幅黑白木刻画,表现一个家庭遭日军奸淫枪杀而愤起复仇抗战的故事。另投入创办《抗敌漫画》刊物(后改名《画兵》《画阵》)并任主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沪上,致力于中国画创作。
 
       这本明曹原版手拓木刻连环画《仇》在当时一共制作了20本,此本编号为7,并附有张明曹的亲笔签名,十分珍贵。
 
       6、侵华日军“慰灵塔”碑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此方侵华日军“慰灵塔”碑,是侵华日军为追悼1937年9月底至10月初,辖下步兵第149联队(联队长大佐津田辰彦)第一大队(大队长少佐小原晋)所部在蕰藻浜周边胡家村(即现今的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胡庄村)、江家宅、杨家宅等地战役中的战死者而建。
 
       该侵华日军“慰灵塔”形质造型类似方尖碑,正面正书阴刻“津田部队 小原部队慰灵塔”,一侧正书阴刻“皇纪二五九七年秋 小原部队奋战”,形质和内容在上海尚属首次发现,既是日本侵华的实证,也是其最终受到正义之师毁灭性惩罚的历史见证。
 
        7、“起来!战!”艺术浮雕
 
        首次利用建筑墙体剥落效果作为浮雕艺术创作的载体,运用建筑砖墙、水泥抹灰面、涂料装饰面等多层次间的材质及色泽肌理的变化,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更质朴的画面和极具冲击力的艺术效果。
 
        8、“淞沪抗战”沉浸式4D体验
 
        首次将4D概念引入纪念馆展陈设计,将听觉、视觉、触觉、体感与场景还原相结合,使参观者能置身“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体验城市被轰炸时楼房下坠、震动、下雨等全方位真切感受。通过独具特色的立体场景还原、结合背景画、艺术雕塑、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三维图形图像动画技术,为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4D沉浸式参观体验。
 
         9、“统战”光影艺术装置

 "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正式

         首次将子弹作为光影成像的载体,利用1945根直径0.5毫米的钢索,将1400余发子弹通过计算机模拟及人工排版设计定位后,固定其上,在正面形成一个“战”字,影射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拒外侮的民族精神。飞散的子弹凝聚在一起,爆发出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进一步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体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整个艺术装置极具视觉冲击力。
 
         10、“怒吼”主题变幻雕塑
 
          首次将变幻雕塑的雕塑创作概念引入纪念馆展陈设计中,雕塑家着重控制线条在空间中的轨迹,不同的图像以同样的线条作为载体,两个图像(拿笔的手、握枪的手)在观众的视角移动过程中交替呈现。表现出民族危亡之际,上海的文化人以笔为枪,发出他们的怒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各种方式坚持文化战斗,抵抗外敌侵略、挽救民族危亡,迸发出抗敌御侮的民族强音,展现中国文化人誓死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