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田:行进中的一场地方肖陶扩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张璋
海报设计:林鹭琪
后田:行进中的一场地方肖陶扩
Houtian:An ongoing Chautauqua
时间:2017.08.16 — 2017.08.22
地点:厦门,后田
项目执行:404 Not Found Lab、后田协商组
项目顾问:左靖、谷神变项目、轴艺术项目
项目支持:泼先生PULSASIR、后天计划、No Low陶室、轲人造物、麻雀UISGER、退化建筑DevolutioN
项目赞助:艺站艺术客栈
媒体支持:滚街、悦城
关于后田
视频拍摄/剪辑:林銮崇
在这个酷热的八月,我们将在厦门后田进行一场肖陶扩之旅。试图把地方经验的记述行动与写作行动、艺术行动并置,相互沟通、彼此参互,从而寻求重塑乡村这一“现场的经验”的潜在路径。
为期一周的项目计划展开七场不同形式、内容的活动。同时我们也将邀请后田的村民、策展人、写作者、艺术家、不同专业的人们参与到这次的旅程当中。
后田,是一个地处厦门岛外的普通渔村,它的历史稀少得甚至连县志中也只是一笔带过。仅从村落长老的口述中可以对这里的过往略探一二:西河的林氏先祖因战乱从遥远的中原迁徙到这里,在滨海垦殖开基,农渔兼作,传衍至今几百余年间,生生不息。
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现代生活的变更以及老人们的离去,整个村落变成了中空的老树,可由内至外划分,最中心是老村,往外的第二层是一圈麻石砌起来的两层小楼,而第三层是90年代最流行烟盒楼房,第四层则是近十年内新兴的商品住宅小区。最中心的那片超过50年以上的建筑群落,在闽南被称为“厝”,土墙红顶的古厝几乎无人居住,遗留下的海蛎小路鲜有行人,而社树、戏台、祠堂也只有在假日才有集会。
这个村落的社区精神若隐若现地被保留在人们日常习惯之中,比如榕树下的喝茶话仙、传统节日时戏班的连日演出,傍晚祠堂空地的跳舞操练,还有那些定期返回祖屋打扫的宗族血亲......如今,一群艺术家和手工艺者来到这里,他们离开城市,重新回到地方,希望在这里找到某种能够贴近真实生活的场所。
关于肖陶扩
在小说《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反复提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活动——“肖陶扩”。
肖托夸(Chautauqua,又译学托扩,肖陶扩)是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早期在美国非常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同时也指其集会教育形式)。在1920年代中期以前,肖托夸集会在美国农业地区广为传播。肖托夸为社区提供娱乐与文化教育,与会成员包括了当时的演说家,教师,音乐家,艺人,牧师和其他各方面专家。但这一运动随着广播,电视,电影等的崛起而逐渐消亡。
项目安排
✏
方志小说:联合驻村写作计划
时间:2017.08.12 — 2017.08.22
地点:厦门,后田
驻村嘉宾:王琦
驻村艺术家/写作者: 黄雯青、孔雪、许冰煌
作为现代人情动之地的乡村,正在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讨论。而作为现场经验的乡村,似乎注定只能是一个被表达、被显影的方域。面对这个空心的地方,一切表达的权力与技艺无不构成乡村经验的现场。乡村被置入一场表达的丰腴与经验的贫乏的对峙当中。
面对这样一个僵局乃至迷局,我们不得不追问:现场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必然存在现场,因为地方在消失,在迁移,在变化。现场就在对峙的残余之中,我们需要勘察、需要寻找、需要想象。
“方志小说”,顾名思义,试图以乡土方域为“经验的现场”,将地方经验的记述行动与写作行动并置,相互沟通、彼此参互,从而寻求重塑乡村这一“现场的经验”的潜在路径。
——
王琦
1985年生于厦门,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曾任《生活》杂志民艺编辑。2011年创办厦门平等艺术中心。2012年参与筹建设计酒店“无垠”,同时负责平等艺术中心、喂空间艺术项目策展执行与合作。现为退化建筑研究室合伙人。策展“城乡集合”(2014)、“第9届上海双年展-中山公园计划”(厦门站策展人,2012)、“行动社会-台湾沙龙祭”(2012)、“集美国际影像艺术节”(联合策展人、2011)。
黄雯青
福建漳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即将就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专业。
驻村期间,将以叙述日志、影像创作尝试形成艺术装置。主要关注渔民的生活和民间传说。
孔雪
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曾参与山东曲阜“三孔世界文化遗产”调研、山西“洪洞坊堆-永凝堡遗址”民俗调查,以及粤北瑶族村落风土人文及水稻种植传统的田野调查。
驻村期间,主要通过人物访谈的方式,以人与故事为切入点进行非虚构写作。
许冰煌
1988年生于广东汕头,现为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策展部总监兼馆长助理。
驻村期间,将对村落结构、渔民故事等进行文献整理,主要基于视觉考察梳理村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