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博学书苑 > 趣闻 >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编辑-jane

  如今,空余时间去看个电影、去咖啡馆打个卡已经算不上值得一晒的文艺爱好,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射向了各种艺术馆、美术馆和博物馆。

  周末约三两朋友去看某某美术馆最新的某某展,已经成为了文艺青年或者“伪文艺青年”们的日常。

  陈丹青说,人到了美术馆,会变得好看起来。然而,还有些人一旦到了美术馆,就会变得神奇起来……以至于,你会渐渐发现,不仅展里的作品你看得一头雾水,旁边看展人的行为也让人摸不着头脑。

  夜路走得多了总会遇到鬼,而看展看得多了,也总会遇到一些活久见的奇景。

  带有驱散技能的专业摄影人士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哎,麻烦让让,我这儿拍照呢。”

  在某些较为大众化的展览里,总会出现一些扛着单反和硕大镜头的“专业摄影人士”(虽然你也不清楚他们带着广角镜头来干什么)。

  你会在春天的玉渊潭看到他们在拍樱花,夏天的圆明园看到他们在拍荷花,秋天去的香山看到他们在拍枫叶,冬天的故宫看到他们在拍雪景。

  而现在,他们怀揣着一颗热爱艺术且当仁不让的心出现在了美术馆里。

  一般这些“专业摄影人士”比摄影技术更专业的,是准确拨开自己前方人群的能力和大喊“让一让”的嗓门。

  他们一定要穿越厚厚的人墙,占据最佳观赏位置——并且占着不走,在那里反复研究光影和构图。

  除此以外,还会因为你挡住他拍展品的大全景、或者在展品旁边留下了黑影而感到十分不满。

  当你第N次在展览里被拍肩,提醒给“专业摄影人士”让路的时候,会真的很想说一句:其实这些展品的高清扫描全景图,在相关网站上,都!有!啊!

  回家再复习展品的好学生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咔嚓咔嚓咔嚓,我之后一定会看的”

  在美术馆里,比“专业摄影人士”更常见的,其实还是「微距手机摄影狂魔」。

  他们虽然受到摄影设备的限制,依然有着铭记历史名画每一个局部的决心:一见到一幅画,便不假思索地把手机镜头贴到画的保护玻璃上狂拍不止。

  虽然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但是当一幅画同时被多个微距手机摄影狂魔盘踞的时候,你就只能欣赏到一个千手观音版本的原作。

  虽然陈丹青老师也在《局部》里形容进了美术馆的自己“像个傻子一样,看了又看”,可是这些人似乎也没怎么看,只是一拥而上,举起手机,拍了就走。

  甚至连画作旁边的大段文字介绍,也一字不读就掏出手机分段拍摄,然后飞速奔向下一幅作品。

  虽然电子时代了,人家很可能是现在记录一下,回去再仔细研究。不过脑补一下他们看完展回家,在台灯下掏出手机对照着画作和文字介绍认真复习的场景,还真的是很感人呢。

  人类幼崽和无法控制他们的家长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小宝你看看这个花花画得多好呀——”

  (低头开始玩手机)

  虽然大部分展览和演出不同,是没有设置最低入场年龄的;虽然带孩子来接受艺术熏陶是一件好事;虽然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展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

  但是在很多时候,家长心怀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带着孩子来到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艺术展,结果就是放任孩子乱摸乱碰和放声大叫,自己则沉迷于在美术馆里燃烧网络流量。

  看到展览里过于好动的人类幼崽和他们明显心不在焉的家长的时候,你很多时候会忍不住在内心尖叫:

  救命!你家孩子翻过标志线了!啊啊啊啊他在抠画框啊!!!那个颜料掉了一块……掉……了……一……块……

  只能说,带孩子来亲密接触艺术是一个很好的意愿,但是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在家长的辅导和讲解下才能在精神上和艺术产生真正的接触,达到家长所期望的目的。

  否则,发生的就只能是一些不可逆、且可能产生经济损失的——物理接触。

  大型网络主播和小型网络主播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啊我现在就在XX展里面,大家看我的后面

  ——啊稍等对焦一下——”

  如果你去过的展够多,你一定见到过在收费展览内部开直播、开视频通话,或者是开启多人视频群聊的情况。

  如果你还没有见过,也不用遗憾,这绝对不是什么值得纪念的看展体验。

  只能说,人类对于一张几十块展览票的价值利用程度,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那些大型主播或者小型主播们,不仅能在周围群众灼热的目光里镇定自若,还能旁若无人地对镜头拍摄到的内容进行非常个性化的讲解。

  虽然这看起来是被侵权的展览方应该管的事,但是你遇到之后就会发现作为一个佛系的普通群众也真的难以忍受:因为他们的解说声音真的太!令!人!在!意!了!

  尽管你在全心投入地看作品,但是一旦旁边出现一个正在解说的主播,就总给人一种自己正在《同一首歌》大型文艺晚会的现场、被超多乡亲围观的错觉,让你只想夺路而逃。

  ——可能这也正是主播们能直播得那么顺利的原因之一。

  付费完成朋友圈打卡的摆拍爱好者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终于来XXX展打卡啦~”

  由于一些人可能对展览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却额外付出了展览票的钱,就只能尽可能地搜刮这个展的剩余价值——比如找到更多绝佳朋友圈摄影摆拍点。

  每个展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摆着这个展最为知名的作品(或者并不是最知名,但是在朋友圈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作品),光线不错,背景干净,地势宽广。

  而这个地方肯定会成为完成打卡任务玩家的兵家必争之地,甚至更多人在旁边排起长队,等待着一个合影。

  而他们精心修过的合影又会被发到朋友圈,吊打一众磨皮自拍,然后吸引下一波只对合影背景感兴趣,根本不在意展览内容是“什么鬼”的群众。

  所以,如果你某个朋友突然约你去逛展,你也不用过于高兴,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她突然对艺术开了窍,只是他/她想付费获得一个有格调的合影背景而已,而你,则可能是他/她最好的摄影脚架。

  舔与被舔的活体教科书

不受欢迎的看展人

  “你看这个布料的皱褶,真是神来之笔。”

  “哎,没有您的指点,

  我之前真是像个瞎子似的什么都看不出来!”

  喜欢站在一幅画前指点江山的人很多,但一般都不是单独出现的——一个好的捧哏必不可少。

  他们之间所发生的对话,虽然很多时候内容上并不完全准确,但可以让人学到很多社会交往中的实用技巧:比如怎样顺利地延续一场尬聊。

  要知道,很多人日常接触的商业互吹都局限在文字对话和工作内容当中,而到了美术馆才发现,一场围绕着美术欣赏水平的“舔”与“被舔”,竟然也可以如此清新脱俗、信手拈来。

  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把那些知乎体式“满嘴跑火车”信心满满地说出来,并且评论区的随声附和,也是掷地有声且真心实意。

  作为围观群众的你,虽然学到了很多错误的艺术知识,但是又意外地感觉收获了不少票价以外的内容……

  总而言之

  以上内容纯属(根据现实经验总结而产生的)虚构,如有雷同,那你真的是一个很有生活的人。

  当然,也欢迎有生活的朋友们分享更多你在美术馆的神奇经历。

  毕竟,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当你凝视一个展品的时候,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凝视到什么。
 

来源:很理想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