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收索: 收藏 拍卖 秋拍 李虹霖

中国书画网 > 博学书苑 > 趣闻 > 艺术历史——路易十五时代兴起中国风!

艺术历史——路易十五时代兴起中国风!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Jane

  

艺术历史——路易十五时代兴起中国风!

 

  路易十五时代是一个奢靡的时代,诞生与之相呼应的洛可可艺术,不足为怪。这股艺术风潮在绘画中甫一露脸,就得到了贵族与宫廷的追捧,洛可可的弄潮儿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直接被请到宫中任皇家画师,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侯爵夫人的美术老师和宠幸的画家。

  蓬巴杜侯爵夫人亦成为宫中洛可可艺术的第一受益人,布歇的传世名作《蓬巴杜侯爵夫人》,将其雍容华贵、美艳聪慧融于一身,画出了光彩照人的肖像,让这位路易王朝第一美人和才女,千古流芳。

  

艺术历史——路易十五时代兴起中国风!

 

  能得到皇室恩宠的布歇当然不是等闲之辈,他出生在巴黎一个画家世家,少年时代起,即接受身为图案画家的父亲的美术指导。20岁时,布歇参加了巴黎美术学院举办的绘画竞赛,获得了赴罗马考察的一等奖。后来,他到意大利学习美术,1731年返回巴黎,很快以洛可可画风名震画坛。1734年,30岁的布歇被选为巴黎美术学院院士,后又升为教授。

  自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的瓷器、漆器和纺织品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成为欧洲宫廷与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进入西方富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也渐渐融入到西方艺术创作之中。特别是18世纪初以纤细、轻盈、雅致、华丽为装饰特征的洛可可艺术在法国兴起后,艺术家们特别喜欢借助中国瓷器、漆器、丝绸、家具、植物、园林等器物与建筑来表现上流社会的高雅与奢华。

  比如,前边说过的让·安托万·华铎,他的《两姐妹》和《热尔森画店》都突出描绘了中国丝绸所展现的富贵华丽之光。

  追随华铎洛可可之风的布歇,在他的《化粧》中也选用了许多中国道具,如蒲扇、瓷器和花鸟屏风。似乎仅仅用“中国元素”在画中展示奢靡与浮华,还不能满足上流社会对中国艺术的渴望,布歇干脆就画了一系列中国主题画:《中国皇帝上朝》《中国花园》《中国集市》《中国捕鱼风光》《有中国人物的风景》。1742年,布歇带着他的中国组画参加了巴黎沙龙展。

  这一组画不仅引起艺术界的热烈反响,还带动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法语:Chinoiserie)。

  此时,欧洲人眼里的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式的亭台楼阁、山水花鸟、陶盆瓷碗、锦衣丝袍,无不展示着高雅、华贵、炫丽的东方之美。这股“中国风”从绘画与挂毯上兴起,一直扩展到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家具与园林建筑。

  不过,真正到过东方见过中国的毕竟是少数,布歇本人没有到过中国,他的创作多是借助传教士写的游记和传说,还有海上贸易回来的中国商品,加上自己的想象综合加工而成,而这种“中国风”在中国人眼里,多有滑稽之处。

  显然,布歇分不清楚中国的元、明、清三朝,更无法见识紫禁城。他的《中国皇帝上朝》画的清朝皇帝,不像清朝的皇帝,也不像明朝的皇帝。中国皇帝也不会在园林中“上朝”,更不会手抚地球仪处理中国朝政。

  

艺术历史——路易十五时代兴起中国风!

 

  布歇的《中国花园》也不是中国园林的样子,亭子不是中式六角亭,而是西式的四方亭。花园的游园人穿着好似戏服的奇装异服,摆着在中国人看来甚至是不雅的姿势。

  还有《中国捕鱼风光》,渔船小得不成比例,人也不像渔夫,岸上的人像在度假,不像捕鱼人家。而《中国集市》《有中国人物的风景》画中的人物与当时的清朝装束相去甚远,但无论如何也还算是中国人物。

  虽然,这组画在中国人眼里很不中国,但画中道具全是中国的,如青花瓷、花篮、团扇、中国伞等等。对于西方人来说,它们的中国特色很突出,所以,这些画和这种款式的挂毯很快被抢购一空。布歇以“中国风”为主调设计的女装和饰品,也成为当时出入宫廷的贵妇人们所效法的榜样。

  “中国风”使布歇成为法国艺术界的红人,1765年巴黎美术学院聘任他为该院院长,他还获得了“皇家首席画家”的称号。

  布歇的中国组画算不上艺术精品,但作为成规模有影响的中国主题系列画,影响了当时西方的艺术趣味,所以它们算得上艺术史中的“名品”,因而至今还享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是当年西方兴起的“中国风”的重要见证。

  兴盛了百年之久的“中国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特别是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来到中国,看到了清王朝腐朽与落后的一面,大清不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风”的神秘感烟消云散。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