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网 > 博学书苑 > 趣闻 > 卖国贼?汉奸?晚年一件小事彰显他的“气节”

卖国贼?汉奸?晚年一件小事彰显他的“气节”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Jane

1896年,大清国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出使欧美各国归来,要在日本横滨换船回中国。老人不愿意踏上日本土地,也不肯上日本的摆渡船。无奈之下,随从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年迈的老人,在狂风呼啸的海面上,蹒跚着步子,慢慢腾腾地换了船。

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晚清政坛赫赫有名的李鸿章,时人多称其为“李中堂”。

卖国贼?汉奸?晚年一件小事彰显他的“气节”

李鸿章坐像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很多朋友嗤之以鼻,李鸿章那个卖国贼、汉奸有何气节可言?今晚与各位朋友聊一聊晚年时代的李鸿章。

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祖籍安徽合肥,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又被称为 “李合肥”、“李二”。当时,晚清另一位名臣翁同龢讽刺他“宰相合肥天下瘦”,时至今日,网上还有个“李鸿章瘦身汤”。虽然取名有些牵强附会,但李鸿章在民间知名度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回国内,“李二先生是汉奸”便成了坊间最热门的段子。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同时代人对李中堂的评价。慈禧太后称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在谈判桌上的对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力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也说,“吾敬李鸿章之才”。

另外,李中堂还被俾斯麦、格兰特合称十九世纪三大伟人;后世称之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评价这样一个人,岂能简单粗暴地用“卖国贼”、“汉奸”这样的词语来盖棺定论?

无奈的 “签约大师”

李鸿章之所以被称作“卖国贼”,与他代表清廷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分不开的,说他是“签约大师”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晚清政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以李鸿章的眼界,如何会不知签下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仅自己会让背负汉奸的罪名,还会殃及子孙后代。但很多时候,他这个大清王朝的“裱糊匠”往往身不由己。

仅以《马关条约》为例。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最先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本求和。可日方却借口“全权不足”,在广岛将这俩哥们好生侮辱一番,再驱逐回国。此外,日方提出,他们能接受的中方谈判代表只有两人,一是恭亲王,二是李鸿章。

恭亲王何许人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当今皇帝的表姨夫。为了皇家颜面,恭亲王无论如何也不能赴日和谈,所以,能去背锅的只能是“签约大师”李鸿章。

在慈禧和光绪皇帝看来,老李已经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再签一个也无妨。

“此血可以报国”

弱国无外交。作为战败国的大清帝国,在这场谈判中是没有任何主动权的。

李鸿章到达日本后,先前几次谈判,都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日本应对大清停战。对于这个要求,日方也是极力拖延,以求在谈判中取得更大筹码。

谈判进行了三次,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就在第三次谈判结束后,情况发生逆转。

这一天,李鸿章的车驾离开春帆楼,刚驶出不久,一名刺客从人群中窜出来,对着李鸿章的脸上就是一枪。李鸿章脸部中弹,鲜血很快染红了衣衫,他老泪纵横地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卖国贼?汉奸?晚年一件小事彰显他的“气节”

《马关条约》谈判图,日方为年迈的李鸿章准备了痰盂

发誓“终身不履日地”

李鸿章遇刺,世界舆论震惊,迫于压力,日本同意了中方的停战要求。但也对赔款白银二亿两,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等条件表示不再让步。

作为全权议和代表,在出发前,光绪皇帝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李鸿章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

可惜的是,日方早已破解大清的电报密码,了解了清廷的谈判底线。故伊藤博文强硬地表态,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没给李鸿章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有史料记载,李鸿章在签字前曾经老泪纵横地对随行的美国顾问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最终,作为棋子的李鸿章,只能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离开日本前,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即永远不会再踏上日本国土一步。

1896年春,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李鸿章作为头等专使前往祝贺。借此机会,李鸿章顺访英、法、德、美等欧美八国。

出使欧美各国回来,途经日本横滨,需要换乘轮船回国。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得知要用小船摆渡,他一看是日本船,就怎么也不肯上船。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两艘轮船之间架了一块木板,艰难地完成了换船。

1901年,外出躲避祸事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黄河岸边接到李鸿章的死讯,慈禧太后闻讯恸哭,那个再造玄黄的人不在了......

李鸿章死后的11年,大清帝国灭亡。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收藏本站

主编信箱:shwbjb@zgzyw.com    联系电话:18701276487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4-2021 中國書畫網 CHINA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

扫一扫 求关注